我的位置: 上观号 > 青春上海 > 文章详情

还在等HR回复?这届年轻人,已经在直播间里把工作“聊”到手了!

转自:青春上海 2025-09-16 17:27:20

“无需挤爆线下招聘会

手机连麦就能和HR谈薪资、聊发展

这种求职方式太高效了!”

刚通过直播面试

斩获互联网公司运营岗offer的

00后毕业生林晓

对着手机里的“求职直播间”

反复确认入职细节

如今,越来越多像林晓这样的年轻人

将求职场景从传统招聘APP、线下会场

转移到直播间

“直播带岗”

正成为年轻人求职的新选择

↓↓↓

破局传统痛点
直播求职“圈粉”年轻人

早上9点,22岁的应届毕业生张宇准时进入某招聘平台的“企业直播带岗”专区。电商公司的HR正举着手机带观众“云逛”办公区——开放工位、休闲区、运营部门日常一一呈现。“以前只能看文字描述,总担心‘货不对板’,现在直接看到真实环境,踏实多了。”张宇一边在评论区询问“是否接受应届生”,一边记录薪资福利。

直播带来的“即时互动”,成为吸引年轻人的关键。林晓在求职期曾连续一周观看不同企业的带岗直播。“有一次看到新媒体公司招编辑,我直接连麦问‘如何平衡创意与用户需求’,HR当场夸我问题有深度,下午就收到了面试邀请。”她坦言,传统投递简历容易石沉大海,而直播让自己有机会直接展示优势。

图片受权自千图网

95后往届生李然则通过一场“行业导师直播答疑”找到了方向。原本做销售她想转行新媒体,但不知从何入手。偶然刷到某公司总监的直播,她在评论区留言后,不仅获得简历分析,还被推荐了入门课程。“按建议改完简历,投三份都收到了回复,现在已成功入职内容策划岗位。”

据《2024年直播带岗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各地人社部门通过抖音发布招聘类短视频17.84万个,开展直播带岗7.36万场,观看量超4亿次。全年各大平台“直播带岗”场次同比增超300%,其中18~28岁年轻用户占比超七成。年轻人越来越接受直播求职,不仅因其打破时空限制,更在于它提升了求职的透明度与效率——企业环境、岗位内容、薪资待遇得以直观呈现,有效缓解了信息不对称。

“传统求职像开‘盲盒’,直播带岗则是‘开盒预览’。”张宇用一个生动比喻总结体验。对年轻人而言,直播求职的吸引力,源于它精准解决了传统求职的痛点。

“刚毕业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岗位,投简历全靠‘广撒网’。”张宇告诉记者,后来他在直播求职中找到了职业定位。一次,他观看某互联网大厂“产品岗直播答疑”,发现产品经理需具备“用户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而自己在校期间做的校园APP项目正好匹配。“我在评论区分享项目经历后,HR主动私信邀请面试,最终成功拿到offer。”张宇说,行业导师的直播讲解,让他清晰知道“优势在哪”“该往哪个方向努力”,避免了盲目求职。

有过“踩坑”经历的95后求职者赵磊,如今把直播带岗当作“避坑工具”。在某教育公司直播带岗中,他反复确认“课程研发岗是否需参与销售任务”,得到HR明确回复才提交简历。“直播能让企业把‘隐性要求’摆到明面上,减少‘入职后不符’的情况,节省双方时间。”

对年轻人而言,直播求职不仅是新的求职方式,更是数字化时代“主动争取机会”的体现。“它让我们不再被动等待HR回复,而是能主动展示优势,与企业平等沟通。”林晓说,通过直播求职,她不仅拿到心仪offer,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推销自己”。

“投10份简历,平均要等3~5天才能收到回复,面试还要跑好几趟。”林晓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通过直播求职,从首次连麦到拿到offer仅用5天,“效率比传统求职快至少一倍”。对跨城市求职者而言,直播求职更能节省成本。在她看来,不用奔波,在家就能和HR面对面沟通,大幅降低求职成本。

警惕“流量陷阱”
年轻人自有“避坑”宝典

尽管直播求职优势明显,但也伴随新的挑战。林晓就曾遇到直播时HR承诺“高薪”“快速转正”,但投递后却发现岗位实际内容与描述严重不符,后来更发现该公司曾有虚假招聘投诉。“幸好没去面试,不然又是白跑一趟。”

“过度包装”成为部分企业直播带岗的常见问题:夸大薪资、隐瞒工作压力,甚至有一些“求职指导”以“保录取”“付费内推”为名收取高额费用却无实质帮助。林晓提醒,求职者应保持理性,切勿轻信不切实际的承诺。

面对这些问题,不少年轻人也摸索出一套“避坑指南”:提前通过官方渠道核查企业资质、截图保存直播中提到的关键待遇、在社交平台查看他人评价等。他们坦言,直播只是一种工具,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多做功课、理性判断,不能只看表面信息。

协同发力
让直播求职成为就业“助力器”

为让直播求职更好服务年轻人,企业、平台、政府等多方正积极行动:

企业层面,不少大厂成立专门“直播招聘团队”,确保岗位信息、公司环境如实呈现。

招聘平台也在加强监管。某平台推出“企业直播信用评分”机制,根据求职者反馈对企业评分,评分过低的企业将被限制直播权限;同时上线“求职防骗指南”专区,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教年轻人识别虚假招聘信息。

政府部门也在推动“直播带岗”常态化。以上海为例,市人社部门持续联合重点企业、工业园区开展“直播带岗专场”,针对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等群体推出“应届生专场”“技能人才专场”等定制化服务。

针对大量年轻人来到直播间求职这一现象,业内人士建议,在直播间里找工作,有几个关键点必须牢记:

首先,要核实招聘方和岗位的真实性,可通过企业查询网站查公司资质、岗位信息,也可以在多个招聘网站上交叉验证。

其次,要注意个人信息保护,简历投递最好通过可靠的平台,不要向陌生人发送身份证号、住址或完整简历,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再者,谨防涉及金钱的环节,正规招聘不会要求提前缴纳培训费、服装费或保证金,更不会要求通过个人二维码、微信群转账。一旦遇到此类情况,要立即提高警惕、举报。

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直播求职有望成为年轻人就业的“主流选择”。在直播间找工作的年轻人,正用自己的方式在就业市场寻找舞台,而在多方协同下,直播带岗也将成为他们逐梦路上的“助力器”。

你使用过直播求职吗?

快来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吧~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文末【】【】,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部分图片来源:新华社、上海长宁

责任编辑:粟瑶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点亮

期待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