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监狱 > 文章详情

【法治在行动】以法为基,以文润心,新收犯监狱积极推进监区法治文化建设

转自:上海监狱 2025-09-16 16:27:22

法治是监狱治理的灵魂与根基,更是引导罪犯重塑认知、走向新生的精神纽带。监区作为监狱工作的“最小战斗实体”,其法治文化建设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关系到法治监狱建设的成色与实效。上海市新收犯监狱立足改造本质,将法律精神与文化浸润深度融合,通过创新载体形式、丰富实践活动,让法治文化在监区落地生根,为法治监狱建设注入了鲜活动力。

1.创新教育载体,让法治文化“活”起来

一监区以“法治快板书”为桥,将严肃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的文艺表达。民警精选与罪犯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行为规范,将其自主编写成“打竹板,响连天,咱们一起学法典……”等朗朗上口的快板词,组织罪犯在活动室排练。民警从动作细节到情感表达全程指导,罪犯在一招一式的演绎中,既感受艺术魅力,更深化对法律的理解。

三监区将传统书法艺术与法治文化相融合,开展“书法有法——笔墨间的规矩与人生”主题教育课。以“书法最自由,为何又说有法”的提问引发思考,通过解析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的运笔法度与布局之道,引导罪犯领悟“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哲理。在临摹“正”字的过程中,大家于一笔一划的中锋行笔里,体会“不偏不倚”的处世之道,让书法之“法”与人生之“法”在笔墨间自然交融。

2.丰富文化活动,让法治文化“融”进去

六监区借纳凉活动之机,组织开展罪犯法治文艺表演,汇集法治三句半、小品、对话等多种形式,有才艺的罪犯主动报名,通过贴近改造生活的剧情,将遵规守纪的重要性融入表演。活动既缓解了罪犯的焦躁情绪,更让法治理念在轻松互动中悄然扎根,成为犯群中可感可知的文化共识。

八监区积极组建法治合唱团,以现有罪犯合唱团为班底,邀请专业老师与民警共同选拔声音条件优、特长突出的罪犯,让罪犯在合唱中感受法治的温度与力量。通过自主编排法治主题曲目、积极开展合练等,已于近期在监狱开放日活动中进行汇报展演。

同时,各监区积极组织罪犯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创作,鼓励他们将对法律的理解融入书法、绘画、征文等创作中。罪犯们以法治名言为骨,以忏悔反思为墨,一笔一划书写守法决心,一涂一染绘就新生愿景,创作出了数十件质量较高的法治文化作品。

3.搭建长效平台,让法治文化“扎”下根

六监区依托罪犯文化学习互助小组,开展“学法明辨是非,懂法恪守规矩,用法行止有度”主题学习活动。民警结合案例对比解读《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并关联罪犯日常行为规范,帮助其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思维。

七、八监区联合开展“新声”广播站建设,设置改造生活、政策宣传、法治广播剧等板块,由专职民警负责每日播音内容编辑,着重宣传法治案例及监狱近期法治宣传重点内容解读等。同时,挑选声音条件好,具有播音基础的罪犯担任播音员,通过每日定时播报,让法治声音融入日常改造生活。

八监区在生产车间设立“法治宣传角”,利用大屏滚动播放法律小贴士、典型案例、新版条文解读等内容。专职民警定期收集罪犯关注的法律热点、出监就业法律风险等素材,及时更新内容,让法治文化在生产间隙也能潜移默化地浸润人心。

上海市新收犯监狱将不断丰富法治文化载体、创新实践形式,让法治精神真正融入监区的每个角落、渗透到罪犯改造的每个环节,以深厚的法治文化底蕴,为建设执法公正、管理文明、教育有效、安全稳定的法治化监区提供坚实支撑,让法治文化成为照亮罪犯新生之路的持久光芒。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践行改造宗旨】新收罪犯入监教育“第一课”怎么上?

2、【政府开放月】“在这里,我看到罪犯的眼神中有光……”

3、高墙内的“手艺人”——从央视视角看“非遗进大墙”矫治项目

编辑:卫  佳

供稿:新收犯监狱   董本东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