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长宁 > 文章详情

脑机接口、无创测血糖……长宁这个“科创集市”太硬核了!

转自:上海长宁 2025-09-16 16:02:23

“上海硅巷”科创集市未来科技专场日前在上海硅巷NO.1创新空间成功举办。这场活动通过搭建高校院所、企业、市民的三方对接平台,让脑机接口、量子传感等前沿科技不仅服务产业升级,更贴近民生需求,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注入基层活力。


“原来不用采血也能测血糖?”“脑机接口还能帮残疾人恢复行动能力?”活动现场,6家聚焦未来科技的企业带来高校与科研院所孵化的创新成果,从“基于动能收集技术的自供电设备”到“无创血糖检测原型机”,每一项展品都紧扣“实用性”,既有技术突破的“高度”,更有贴近民生的“温度”。



科研人员、企业代表与周边居民围在展台前,听工作人员用通俗语言解读技术原理:自供电泛在感知系统未来可用于智能家居、环境监测,无需频繁更换电池;心磁图仪项目能为心血管疾病诊断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持……原本“藏在实验室里”的科技知识,在互动交流中变得可触可感,真正实现了“科技科普惠民”的初衷,让普通民众成为科技创新的“感知者”与“受益者”。



作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纽带,本次活动设置专家讲座与企业分享环节,精准对接“创新链”与“产业链”。上海科技大学教授梁俊睿、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南希、孙鎏炀分别围绕“自供电泛在感知”“仿生智能感知计算”“脑机接口柔性电极”等前沿领域展开分享,既展现基础研究的突破,更点明技术落地的产业路径,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方向标”。


企业分享环节更凸显“实战性”。漫迪医疗的“量子传感心磁图仪项目”聚焦临床需求,探讨高端医疗装备的国产化替代路径;上海近观科技的“无创血糖检测项目”直击糖尿病患者痛点,其产业化前景引发医院代表、投资机构的广泛关注。两家企业的实践分享,不仅展现了上海在高端医疗装备自主研发领域的硬实力,更印证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对突破产业瓶颈、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这项技术如何与社区医疗结合?”交流环节中,医院代表、投资机构、技术经纪人、周边居民围绕技术落地、民生需求、合作模式等话题热烈讨论,形成“需求—研发—转化—应用”的闭环交流场景。


这种多方参与的互动模式,正是“上海硅巷”构建区域科技创新生态的缩影。主办方表示,未来将持续完善“政府搭台、产学研唱戏、民众受益”的平台机制,一方面推动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更精准地对接企业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通过科普活动让科技创新贴近民生,让更多人共享科技发展红利,为长宁区打造“科创强区”、上海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筑牢基层基础,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本次活动由长宁区科委、科协主办,上海中科新微信息科技园有限公司承办,数字硅巷(上海)孵化器有限公司、上海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等单位协办。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撰稿/摄影:李媛媛

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