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华东师范大学 > 文章详情

开讲啦!华东师大“教育家精神百人百讲”今起推出

转自:华东师范大学 2025-09-10 21:52:16

弘扬教育家精神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

今天

在华东师大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活动上

“教育家精神百人百讲”正式启动

汇聚校内外百名学者、优秀校友及师范生

真实生动地讲述

华东师大教师和他们的育人故事

中国教师和中国教育的故事

校党委书记梅兵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筑牢教育家精神的‘魂’与‘根’”为题

带来系列首讲

在华东师大庆祝第41个教师节主题活动上,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谈胜利、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王焰、软件工程学院教授曹珍富、教育学部党委书记闫露、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欧阳晓灵、学生代表周诗琦共同启动“教育家精神百人百讲”活动。

时代召唤:

这堂 “百人百讲”,为何重磅而来?

为回应党和国家培养新时代教师的迫切需求,华东师范大学发挥教育学等学科优势,汇聚校内外百名学者、优秀校友及师范生,精心打造教育家精神百人百讲系列视频。

视频以讲述的方式纵向串联历史和现实,横向联通理论和实践,内外联结中国与世界,全面阐释教育家精神的理论内涵和时代意义,真实生动地讲好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和他们的育人故事,讲好中国教师和中国教育的故事。

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鲐背之年亲笔寄语

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鲐背之年亲笔寄语,字字恳切:将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通过创新形式播撒到广大教师心田,激励教师自觉修为,拔节成长,调动生命的精华,不懈奋斗,创造立德树人的辉煌

首讲开讲:

解码教育家精神的“魂”与“根”

作为“教育家精神百人百讲”首讲,校党委书记梅兵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为纲,通过回溯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史文脉,用几代师大人的故事,生动阐释了这一理想信念作为教育家精神 “魂脉根脉的深刻意义。

梅兵表示,广大教师唯有筑牢这一理想信念,才能超越个人职业发展的“小我”和教书育人的日常,来深刻理解教育与教师所承载的时代使命,进而坚定投身于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的伟大事业,培养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正是在这样使命必达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小我”与“大我”的统一与成就。

救国铸魂:
“誓办中国人自己的大学” 

100年前,光华大学在五卅运动的浪潮中诞生,一句“誓要办中国人自己的大学”,成为教育家精神最初的注脚。抗战时期,光华大学辗转多地守护教育火种,大夏大学师生“三迁”办学,用“苦教、苦学、苦干”的坚守,让救国自强的血脉在硝烟中延续。

报国力行:

搞研究就是为了解决国家实际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走过烽火岁月、矢志报效国家的“大先生”,将个人的育人热情、学术追求与服务推动国家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对新中国的热爱倾注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中,倾注在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中。

“搞研究就是为了解决国家实际问题”,这朴素的话语正是前辈学者科研报国的生动写照。

强国扎根:

“接续奋斗担使命”,让教育家精神薪火相传

步入新时代,从老一辈教师“舍弃小我赴家国”,到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接续奋斗担使命”,教育家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教育部自2017年起启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华东师大已有四支教师团队连续入选。无数基层教师、年轻校友们怀揣“面向国家所需、扎根教育一线”的信念,在课堂、在乡村、在科研一线践行强国理想。

从烽火中的“救国铸魂”,到建设时的“报国力行”,再到新时代的“强国扎根”,这不仅是一场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封写给未来的邀约。

梅兵指出,“今天,我们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是复刻过去的路径,而是要在新时代找到自己的‘强国坐标’,用我们每个教育者的行动,让教育家精神绽放更强光芒,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动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月起

“教育家精神百人百讲”系列视频

将在华东师大视频号B站等平台持续更新

从理论与实践的碰撞

到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百人百讲”正以最生动的方式

让教育家精神

薪火相传、落地生根

让我们一同聆听这份跨越时空的教育对话

让教育家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芒

敬请期待!

来源丨教育学部

文丨陈媛

视频丨孙峰、鲁力立

现场拍摄丨符哲琦

编辑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