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西迪亚的九月,阳光仍旧炽烈。作为第197批援摩医疗队拉西迪亚分队成员,闵行援摩医疗队既是生命的守护者,也是医学知识的传播者,在完成援外医疗任务的同时,还主动承担了当地医护人员的教学和带教工作。截至目前,医疗队累计临床小讲课18次、手术示教137台、专题讲座8场,覆盖医护200余人次。
三条“生命线”的重铸
他们所在的谢里夫省立中心医院手术室麻醉医师缺乏,日常麻醉工作主要由麻醉护士来完成。麻醉科医生汪丹在九个月的时间里,针对当地麻醉护理工作中的三大薄弱环节——她称之为“高频陷阱”,进行了系统强化培训。这三个方面分别是:腰麻针操作中的“别跑高”、给氧去氮环节的“多五口”,以及体位摆放的“三字诀”。
工作中随时随地带教
在拉西迪亚,耳鼻喉科医生胡伟琦把诊室变成了“移动课堂”。他经常一边看病,一边给专科护士“拆招”:鉴别诊断、用药陷阱、术后随访,知识点就像连珠炮,当地医护一一记录。
进了手术室,胡伟琦也没停下来。术前,他把麻醉师拉到一旁,画气道图、写关键词;术中,他邀请青年医生站身旁,内镜下每一步手术操作都放大在屏幕上,像直播一样细细解说;术后,他把新旧术式画成“流程”,连第几天拆纱布、第几天复查,都标得明明白白。
现在,更多当地医护开始主动提问、记录甚至纠正同伴的操作……在撒哈拉边缘,让知识接力,让安全生根,让友谊开花,这是医疗队的使命,也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