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长宁 > 文章详情

30年的老楼焕新颜!是什么“神仙操作”让业主都拍手叫好?

转自:上海长宁 2025-09-08 16:11:14

近期,仙霞新村街道虹古大楼完成了外墙修缮、老旧电梯更换等工作,社区焕发新生机。而在这背后,离不开党建引领、业主自治的合力。

位于仙霞路620弄的虹古大楼是建成于1993年的老小区,大楼共有3幢24楼的高层住宅,每幢楼内的近200户居民大多都依赖2部电梯通行。经过30余年的使用,6部电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老化损坏,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为此,虹霞居民区党总支与虹古大楼业委会于2023年底着手更换6部电梯。

“第一大难点就是资金筹措。”虹古大楼业委会主任陆雄告诉记者,在业主统一同意更换电梯后,大家原本计划自筹资金,但这意味着需要取得100%的出资同意率,难度较大。为此,在虹霞居民区党总支的指导下,虹古大楼业委会决定使用维修基金来解决这一难题。

不过,维修基金事关全体业主,为了最大程度取得居民的支持,虹霞居民区党总支与虹古大楼业委会成立了电梯更新小组,由党员代表、业主代表和楼组长等多方参与,分工决策。经过挨家挨户上门沟通,动用维修基金更换电梯的决定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同时,在街道的协同努力下,虹古大楼的电梯更换争取到了国家补贴,为业主减轻负担。

随后便是选择更换的电梯品牌。从2024年初到今年7月,虹古大楼业委会多次召开会议,通过品牌询价、比价、路演等方式进行遴选。从电梯大小到按键形状,电梯更新小组的成员们桩桩件件都细致考量,组织厂家实地考察,对比不同品牌的使用感受,并在过程中持续向业主们公开信息。最终,经过电梯更新小组的投票和全体业主的表决,选定了电梯更换品牌与施工设计方案。

在此过程中,不少社区能人也被“挖掘”了出来。“一开始有业主对我们定下的品牌表示质疑,后来得知他从事相关行业,在获得他的理解后,我们成功将他吸纳进科学决策的队伍,帮助我们减少专业盲区。”虹霞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高则明告诉记者。在电梯成功更换后,由于老旧管道与新电梯产生“摩擦”,电梯故障仍需大家共同解决,“队伍里有了解这方面的专家,我们和电梯公司的沟通也更加高效。”陆雄说。

现在,崭新的电梯已全部进驻虹古大楼,在为居民按下“加速键”的同时,也成为了在细节处优化居民生活的“润滑剂”。“原本电梯入口处是有一道三角门槛的,老人坐着轮椅进出时总要颠簸一下,小朋友也容易在这里跌跤。”陆雄介绍道,“新电梯施工时,这道门槛也一并抹平,大家进出电梯再也不用担心这块‘绊脚石’了”。

除了电梯更换,虹古大楼迎来的另一项改变则是外墙的修缮。历经30余年的风吹雨打,虹古大楼的外墙早已出现多块脱落,既影响美观也威胁居民安全,经专业检测后,发现外墙空鼓率更是达到了50%以上,黏合度也只有标准的一半。为此,虹霞居民区党总支多年来一直推动虹古大楼进行外墙修缮工程。“由于外墙修缮涉及居民的晾衣架、雨棚、花架和空调外机等附属物,许多都需要拆除,所以也需要和居民充分沟通。”高则明表示,在这过程中,虹古大楼业委会也积极配合,争取居民们的理解与支持。

经过修缮改造,虹古大楼的外墙由原先的马赛克装饰改为彩漆,平整明丽,居民们的晾衣架基本更换为折叠式,减少安全隐患。“看着舒心,住着也放心了!”居民们说。

随着居民参与的社区治理问题越来越多,“我们能感到大家的凝聚力和对居民区党总支、业委会的信任度也在逐渐提升。”陆雄表示。

为了治理流浪猫问题,虹古大楼依托“美好家园行动者”项目,获得了联劝基金会的资源与启动资金支持,经过两个月的筹备,“暖阳猫舍”终于落成。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空间,凝聚了社区治理的智慧,以居民王阿姨为首的志愿者们组成了“暖阳志愿队”,协商制定猫舍管理公约,并由物业负责环境卫生巡查,志愿队负责记录猫咪的健康状况。

规范有序的小小猫舍,成为了居民区新的情感纽带。时常有小朋友蹲在猫舍旁观察猫咪,还有摄影爱好者在这里捕捉猫咪的温馨瞬间。

从里到外,虹古大楼在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多方协同的合力之下,不仅焕新了面貌,更激发了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目前,虹古大楼正在筹备改造无障碍坡道和生活垃圾厢房,张贴在居民楼门口的设计图常常吸引大家驻足,也被热心的居民添上了不少解释的笔迹。“我们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居民一起为社区治理提供‘金点子’,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美好。”高则明说。

部分图片来源于仙霞新村街道
撰稿/摄影:谭奕茂

编辑:陈 莎

责编:王 博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