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甜芦粟清甜上市的季节,在堡镇花园村,村民宅前屋后那一丛丛挺拔翠绿的甜芦粟,不仅构成了乡村独特的风景线,更摇身一变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花园村向来有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甜芦粟的传统,村集体敏锐捕捉到这一特色资源,决定将零散种植“化零为整”。通过统一分发优质种苗、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分享种植诀窍等举措,把一家一户的“小庭院”整合为规模化生产的“聚宝地”,在村民家门口培育出了特色产业。据统计,去年花园村成功组织179户农户,利用宅前屋后土地种植甜芦粟80余亩,年产量高达16万根,带动合作社及农户增收50余万元。
“这个甜芦粟的头变红了,就可以留种、扎扫把,这时候吃起来也最甜了。”种植户倪阿姨一边查看自家种植的甜芦粟,一边分享着丰收的小诀窍。
为了让甜芦粟走出村庄、卖上好价钱,花园村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一方面,精心打造“花园甜芦粟”品牌,通过统一包装和品质标准,有效提升了产品形象与附加值;另一方面,积极拥抱新业态,大胆“触网”拓销路,主动联系多家抖音助农主播打开销路。“甜芦粟成熟后,村里会帮我们统一销售根本不用愁。”倪阿姨说。
如今,新一季花园村甜芦粟已新鲜上市,汁水丰盈、清甜爽口的品质赢得不少消费者青睐。这份来自宅前屋后的“甜蜜”,既饱含着村民劳作的汗水,更凝聚着花园村集体探索增收新路的智慧与成效。
花园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刘文瑜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推介活动,把花园村的优质甜芦粟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同时,我们会坚持‘线上线下’双发力,让更多人了解、品尝到这份来自崇明的甜蜜‘土特产’。”
责编:朱竞华、柯海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