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经信委 > 文章详情

直击人形机器人“打工”现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转自:上海经信委 2025-07-29 10:43:48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世博展览馆内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街区——“WAIC里·技能大舞台”

在这里,20余款机器人化身老上海里弄中的技能主角,在文艺站、修理铺、小吃街、工厂等场景中,完成打鼓、书法、舞狮、煮串、剥蛋、分拣、搬运等高精度操作!

人形机器人想要练就一身本领,就离不开大量数据训练。本期《投投是道》,带大家走进一所专属人形机器人的“大学”。

本期内容特别邀请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简称“国地中心”)

首席科学家江磊介绍

全国首个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

“麒麟”具身智能训练场

功能定位与服务优势

为支持人形机器人训练,国地中心搭建全国首个4000㎡异构人形机器人训练场——“麒麟”具身智能训练场,目前已容纳102位“机器人”学员收集数据。

训练场单日能生成5万条数据,预计到2025年底能收集1000万条数据,帮助企业更好训练机器人大模型。

同时,企业也可以带着自己的场景加入到训练场,与国地中心一同寻找技术解决方案。目前,国地中心已经与1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合作签约,共同搭建起 20 多个真实应用场景,旨在培育出能适配多元场景、具备综合技能的机器人。

此外,这里还是一个优质的智库平台,国地中心打造了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 ——OpenLoong 开源社区,汇聚了具身智能领域的头部专家与企业家,共享他们的智慧经验。国地中心所在的浦东模力社区同样发挥着搭平台、促协作的作用,30 余家企业及科研机构可在此携手攻克具身智能领域的实际难题。相信这里未来将成为提供具身智能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共性技术平台。

合作成果与场景赋能

目前,训练场已集聚智元新创、傅利叶、开普勒等10余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其技术产品均已融入到训练场的场景中。此外,家电制造、汽车零配件制造、康复养老、农业作业等类型企业,也在训练场提出实际需求

国地中心作为连接各方的中间枢纽,正为各类企业及场景方搭建起解决共性问题的协作平台。

人工智能生态建设

麒麟”具身智能训练场是一个高度集成的场景聚合平台。在这里,企业不仅能显著降低数据获取的成本,更能通过多样化的场景模拟,获取丰富数据,推动实现机器人快速迭代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训练场并非孤立存在。

训练场所在的浦东模力社区,能为企业的训练,提供算力支撑,数据存储与云调度服务,营造“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垂模产业生态氛围,建立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生态合作圈;不远处的张江机器人谷,传感器、减速器等核心部件企业与具身智能算法公司形成供应链闭环;浦江对岸的徐汇模速空间,聚焦模型生态,周边集聚500余家“AI+”企业。这种“算力—数据—场景—产业” 的深度耦合,构筑了开放融通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当人形机器人从“会走路”升级到“会干活”,当更多创新成果从训练场走向工厂、社区、救援等应用场景,上海正在用一个个扎实的产业支点,撑起人工智能未来的生态蓝图。

诚邀全球人工智能英才扎根上海、投资上海,与上海一起,干年轻的事业,携手共建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上海经信委”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