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 文章详情

【新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研究成果荣登《Cell Metabolism》

转自: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2025-07-28 19:14:20

肿瘤转移是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其危害在于扩散至全身多个器官,破坏正常功能,导致治疗难度剧增。研究转移机制(如肿瘤细胞细胞膜蛋白shedding、上皮-间质转化、循环肿瘤细胞定植和侵袭等)有助于揭示关键靶点,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开发抑制转移的药物或疗法(如靶向微环境、免疫调控)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遏制转移可显著改善预后,降低癌症复发风险,因此机制探索和干预手段研发具有重大临床和社会价值。

7月17日,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特聘专家于观贞教授团队联合广州大学王雄军和江南大学冯宁翰在《Cell Metabolism》(影响因子:31.4)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题为 “Xylulose 5-phosphate Fosters Sustained Antitumor Activity of Progenitor-like Exhausted SLC35E2+ CD8+ T Effector Cells”(5 - 磷酸木酮糖可促进类祖细胞样耗竭型 SLC35E2⁺ CD8⁺ T 效应细胞的持续抗肿瘤活性)。该研究创新性地利用 CRISPR-Cas9 靶向代谢酶文库进行在体筛选,成功鉴定出抑制肿瘤转移的关键代谢酶Xylb,并深入解析其代谢产物Xu5P(木酮糖-5-磷酸)通过植物同源转运蛋白 SLC35E2 被CD8+ T细胞摄取,为其提供能量支持和氧化还原平衡。研究发现,Xu5P能通过表观调控机制维持SLC35E2+CD8+ 祖细胞样耗竭T细胞(Tpex)的干性,并促进其分化为效应T细胞,从而增强持久抗肿瘤免疫应答。更令人振奋的是,补充Xu5P或摄入富含Xu5P的食物(如苦瓜、百合等)可显著增强PD-1阻断疗法的疗效,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全新的代谢干预策略。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代谢-免疫-表观调控网络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关键作用,还为临床肿瘤治疗开辟了饮食辅助干预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转化潜力。于观贞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同济医院为共同通讯单位。我院余少卿教授作为共同作者为研究提供支持。

研究亮点:

  • XYLB通过增强CD8+T细胞的应答能力,发挥肿瘤转移抑制作用

  • CD8+T细胞中的SLC35E2是摄取木酮糖-5-磷酸(Xu5P)的关键转运蛋白

  • Xu5P响应型SLC35E2+CD8+祖细胞样耗竭T细胞(TEX)可维持Tcf7表达,从而保持干性

  • 补充Xu5P可显著增强PD-1阻断疗法的抗肿瘤效果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5.06.011

图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