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进博会 “老朋友” 的收获与期待:从订单到布局,续写合作新篇章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7-27 19:33:22


“去年参加完进博会第二个月,我们就开始收到韩国和加拿大船东发过来的批量订单。”7 月 24 日,在上海瓦锡兰齐耀发动机有限公司(简称 “瓦锡兰齐耀”)的车间里,公司副总经理岳文在向记者介绍现场的发动机组装生产流程时,说起公司进博会上收获的订单,难掩兴奋。


与其一路之隔的攀时集团,也在参加去年进博会后,三期工厂顺利落地,预计今年 10 月初就将试生产。同样距离不远的伦茨(上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在进博会上从品牌影响力到实际成交订单都收获颇丰,还在积极为参展今年进博会做准备。作为前面 7 届进博会的 “全勤生”,阿根廷(上海)创新中心则实现了在国内的持续发展,全程参与并有力推动了中阿经贸交流往来与发展。


在第八届进博会倒计时 100 天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一众进博会的 “老朋友”,听他们讲述与进博会的故事,了解越来越多企业为何成为进博会 “忠实粉丝”。


“进博会是收获合作的绝佳平台”


“瓦锡兰齐耀” 是一家由芬兰瓦锡兰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各出资 50% 组建的企业,专业从事柴油机、双燃料发动机及发电机组的生产和测试,其产品主要供应给制造大型货轮、豪华邮轮、科考船、汽车运输船等船舶的国内外造船企业。



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道道工序分区设立,秩序井然,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岳文介绍,就在前两个月,公司接连交付了两条汽车运输船的订单,下个月还将交付一条,这些都是去年进博会期间的订单。对于瓦锡兰齐耀来说,进博会不单单是一个展示窗口,还帮公司实现了全球订单的跨越。


对此,来自芬兰的瓦锡兰齐耀总经理 Malin Olli 也深有感触。她认为,进博会是一个绝佳平台,便于公司与国内及国际的造船商、航运公司和能源供应商展开合作。“进博会帮助我们与航运、港口和能源领域的全球和中国行业领袖建立了联系,签订了合同,也是我们展示对中国绿色航运和脱碳目标承诺的重要平台。” 她说。



总部位于德国的伦茨集团回顾过往参与两届进博会,从品牌影响力到实际成交订单也都收获颇丰,还在积极为参展今年进博会做准备。伦茨是全球领先的驱动和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早在 1997 年就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06 年,伦茨在上海临港设立了全资子公司 —— 伦茨(上海)传动系统有限公司,并建立生产基地,在 2012 年生产基地二期扩建。在临港新片区揭牌后,上海临港工厂成为伦茨中国集销售、生产、物流和研发中心及其东亚总部基地,目前已是除德国总部外最大的机电产品制造与出口基地。


伦茨中国技术总监陆晓静告诉记者,伦茨在进博会上展示的新能源电池制造解决方案得到客户的认可,更在第六届进博展会上促成现场签订千万额度订单的好成绩。第八届进博会上,伦茨还将携带跨行业高精度解决方案设备及软件,和一系列数字化解决方案亮相。


推动项目投资不断扩大


作为全球顶尖的难熔金属及先进材料解决方案领导者,攀时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上海生产基地是集团在亚太区的核心制造与研发枢纽。该基地占地面积超 3.1 万平方米,自 2013年9月投产以来,年营业额近10亿元人民币。


攀时(上海)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监程东骥说,进博会为攀时(上海)提供了展示全球领先技术与产品、拓展市场网络、深化国际合作的绝佳平台。借助进博会的 “溢出效应”,公司成功与临港集团签约 “优质项目”,三期工厂的建设正是公司紧抓进博会机遇、积极拓展业务版图的战略举措。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发展,生产更加高端的产品需要更为优良的生产空间和设备,比如洁净能级更好的无尘室等,所以迫切需要扩建新厂房。” 程东骥介绍,在上届进博会期间,当政府深入了解到企业的发展需求和规划时,明确表示全力支持包括攀时在内的优秀企业在沪增资扩产、提升能级。此后,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协调资源,在项目审批、政策咨询、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了高效精准的服务,为三期工厂的顺利启动铺平了道路。


据悉,攀时上海三期工厂占地面积约 1 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额达 1.3 亿元人民币。新厂房将聚焦于半导体电子材料表面处理领域,引进国内外的智能化生产线和研发设备,打造数字化 / 绿色化的现代工厂。项目达产后,预计半导体相关电子元器件年产量 2000 万余件。


促进经贸往来愈加密切


阿根廷(上海)创新中心是参与从第一届到第七届进博会的 “全勤生”。该中心是一个集商贸服务、科技推广、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型服务平台,作为七届进博会 “全勤生”,全程参与并有力推动了中阿经贸交流往来与发展。



首届进博会上,“阿根廷国家进口商品上海展示交易分拨中心” 项目正式挂牌。此项目由阿根廷投资贸易促进局、阿根廷驻华大使馆、阿根廷驻上海总领事馆正式发起,旨在帮助阿根廷中小企业打开中国市场,为更多的阿根廷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打造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有价值的优秀平台。


此后,该中心帮助越来越多的阿根廷中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将阿根廷本土葡萄酒、牛肉、红虾、零食等产品输送至国内,丰富了中国消费者的选择。在第四届进博会上,中心正式更名为 “阿根廷(上海)创新中心”,从原本的牛肉、葡萄酒等进口食品领域,拓宽到艺术文化和农业技术等更深层次的中阿两国交流范畴。在上届进博会上,阿根廷创新中心又推动引进了阿根廷创新孵化项目参展,将传统国际贸易的合作提升到创新模式合作。



2024 年,阿根廷(上海)创新中心与港城集团在临港新片区联合打造了阿根廷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这是临港新片区首个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阿根廷也是首个以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的形式在临港新片区正式开展运营的国家。


阿根廷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在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参展历程中,阿根廷创新中心实现了自身不断创新发展,未来将依托进博会这一促进国际经贸合作、实现互惠共赢的重要平台,推动中阿经贸投资新发展,书写中阿创新合作新篇章,期待 2025 年第八届进博会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