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第一教育 > 文章详情

科学智能时代的“最强大脑”来啦!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平台亮相

转自:第一教育 2025-07-27 19:06:21

早期中华文明多模态大模型、《开放科学全球学术合作倡议》、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平台、科研伦理审查智能体……

7月26日,作为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科学智能的重要板块,由复旦大学和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联合主办的WAIC2025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合作论坛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

论坛上,多项创新成果发布,激活AI与科学、产业相互赋能的生态,推动科学智能迈向新纪元。

全球倡议:让AI科学惠及每个角落

活动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图灵奖得主、诺贝尔奖得主等国际顶尖科学家共同呼吁,《全球开放科学学术合作倡议》旨在打破“数据鸿沟”,让AI科学惠及全球每个角落。

倡议提出四大核心举措——

构建开放基础设施与统一标准。通过开放性和标准化,打破孤岛,促进共同进步,让每一个算法和模型都成为全球资产。

启动大科学计划。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框架下,启动跨国界、跨学科的倡议,从聚变能源到气候变化,汇聚全世界的科学智慧。

培养人才与全球责任。建立人才发展体系,促进科学家、AI专家、工程师之间的国际合作。

创造人类科学新时代。通过开放合作成为科学创新的基础,让AI服务于科学,惠及世界每一个角落。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在解读时指出,开放合作是推动科学进步的根本动力,人工智能正重塑科学研究版图,技术鸿沟正加剧全球科研资源分化,科学智能时代更要在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人才培养、治理机制层面推进开放合作,共建服务全人类的科学合作体系,让开放的科学造福开放的世界,让合作的力量创造合作的未来。

文脉遇上AI:打造文科大模型新范式

为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构建符合中华文明价值观的可信人文社科研究智能基座,由复旦大学、上智院与上海创智学院联合研发,全球首个聚焦早期中华文明的多模态大模型在论坛上正式发布。

该模型涵盖100TB专业语料、SFT数据及评测集,首创文明时空数据跨模态智能对齐,推动“二重证据法”向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时空五维互证跃迁。同时,模型架构支撑中华文明AI Agent平台,具备多步骤推理与复杂任务规划能力,跨学科赋能教育、科研与大文化产业。

未来,该模型将具备高效检索、精准翻译、智能识读、事实呈现、特征描述、史料信度考据及深层分析推理功能,并通过部署在星河启智平台上服务学者研究与公众文化普及双重需求。

“最强大脑”:让科学家站上舞台

论坛上,上智院联合复旦大学、无限光年共同打造的星河启智科学智能开放平台正式亮相。

该平台是智能体原生的全链路科学智能开放平台,是致力于加速科学发现,为全球科学家提供覆盖高价值科学数据、开源科学智能模型、面向科研领域的高效智算、干湿实验闭环、多智能体推理规划及多学科众研的全栈基础设施。

平台面向科学家、AI工程师及广大开发者提供全链路服务,全面释放人工智能的生产力,推进跨学科协作、攻坚关键科学问题、大幅加速科学发现,进而服务各领域各行业。

在发布环节,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上智院院长、无限光年创始人漆远发表题为“星河启智:共同迈向科学智能2.0时代”的技术演讲。他希望将平台打造为开放协同的科研“新基建”,构建以科学家为中心的全链路AI赋能平台,让各领域的科学家站上科学智能舞台中央。

星河启智平台的首批入驻项目,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上智院共同研发的国内首个深耕心血管专科的医疗大模型——观心大模型。在星河启智平台的支撑下,医疗AI不仅只是识别工具,而且成为临床思维的“决策伙伴”,医生的诊断思路可以被迅速转化为可运行的智能体流程,极大提升了智能体链路搭建的敏捷性和试错效率。

“借助AI,一个18岁高中生能在顶尖天文学期刊发表文章,完成专业天文学家的工作,这标志着科学革命的开始。”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展望未来时说。


文字:白羽 

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王佳依

校对:曹铒

责任编辑:吴华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关注“第一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