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召稼楼旁,革新村又“上新”啦

转自:今日闵行 2025-07-27 18:28:49

优良的生态环境、秀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土文化、多元的乡村体验……走进浦江镇革新村,处处都能感受到焕发新生的乡村活力。近年来,浦江镇革新村凭借产业繁荣生态宜居农文旅融合网红IP等标签频频“出圈",作为上海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革新村经历了从传统古村落到现代新农村的华丽变身,也构筑了“距城市不远、离乡村很近”的宜居环境。

近日,随着召稼楼“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进一步推进,革新村配套迎来“上新”,前不久,全新的3.0版文旅产业——召稼楼农耕文化园正式亮相。

打造一个有人情味的家

召稼楼农耕文化园位于沈杜公路革新村内,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园区围绕特色民宿、农家菜、教育基地、开心农场、宴会团建等特色内容,通过建设乡村民宿九间坊、引进召稼楼网红小吃、打造亲子开心农场体验区等,丰富本村村民以及周边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全新的农文旅产业新地标。

文化园内,召稼楼钟楼每日钟声悠扬,重现古时先民闻钟声垦荒、听钟鸣收工的农耕场景,30亩的农耕文化展示空间里,共享农场让市民体验播种与收获的乐趣,“音乐下乡”活动则让田间地头飘起旋律,传统农耕与现代生活在此交融。

而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反哺乡村的带头人蒋仲德,正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今年年初,在外打拼多年、创立了上海敏众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的蒋仲德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发展家乡的决心,毅然回到革新村。他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长远的发展眼光,大胆整合资源,开启了农耕文化园的创业之路。

通过房屋租赁、整体布局、装修设计、主题确立等一系列打造,今年6月,文化园正式试营业。蒋仲德说,这样集“吃、住、研、学、游、玩”于一体的新型乡村休闲模式,吸引了不少周边以及市区来的游客。“现在我们主要还是预约制,顾客接待量已经不少了,也承办了不少会议培训、公司团建等。”

作为上海市劳模代表,蒋仲德将对家乡的情怀融入文化传承与精神滋养中。“希望这里不仅是农耕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更承载着劳模精神的传承使命。我们希望通过建设家乡的方式,把这些美好的记忆传承下去,留住年轻人,打造一个有人情味的家。”

汇集多元化的“革新元素”

如何打造一个汇聚人情味的家?蒋仲德费尽了心思。

文化园的餐厅内,每周五中午,不少食客会相聚在此,为了吃一碗馄饨。“可别小瞧了这馄饨,这可是召稼楼网红小吃——汤阿姨馄饨。”项目负责人陆洪君说,每周一到周五,这里会限时供应不同的召稼楼特色小吃,此外,杨嫂嫂八宝饭、嬢嬢塌饼等美食吸引了周边村民和白领前来品尝。

“干净卫生,吃得放心!”孙阿姨是革新村村民,她经常带着孩子来这里吃饭。“我们都是街坊邻居,很熟的,老板也都知道我们的口味喜好,性价比很高。”

杨先生是在附近工作的白领,革新家宴已经成了他的食堂,每天中午,他都会跟同事来这吃饭。“可选择性很多,每天还有限量供应网红小吃,像汤阿姨的馄饨,以前在景区可是要排队很久才能买到的。”杨先生说,工作日最期待的就是来这里吃饭,每天的午餐就跟“开盲盒”一样,充满了惊喜。

用小吃串联文化与消费的纽带,让革新村更有家的感觉。陆洪君说,餐厅也会针对骑手小哥、农民工等城市建设者群体派发限时福利,让他们感受城市的温度。

除了美食,革新家宴还会向当地村民采购瓜果蔬菜,还以伴手礼的形式进行销售,完成产业的内循环。“革新村的合作社各有特色,有机蔬果直供民宿餐桌,大家也吃得放心。”革新村第一书记任毅辉说,希望通过园区的建设,让原本分散的农业种植、民宿服务、研学培训等版本形成产业链闭环,也让前来体验的游客居民体验到更多“革新元素”。

“滴滴阿姨”解决家门口就业

“今日需3位阿姨,主要负责保洁、餐厅帮厨。”“我有空!”“我报名!”不一会儿,名额就被抢完了。在陆洪君的微信工作群中,经常上演着现实版“滴滴阿姨”

随着餐饮、民宿生意规模的扩大,陆洪君探索出一套全新的招工模式,通过线上工作群精准匹配需求,当岗位有用人需求时,陆洪君在群里“在线派单”,群内的阿姨们便踊跃报名。她们承担起保洁、洗碗、接待等工作,满足了村内的临时用工需求。

通过线上工作群精准匹配需求,让村民实现“家门口的就业”。朱阿姨是革新村本地人,每天只要空下来,她都会关注着“滴滴阿姨”工作群消息,“我觉得这种模式很好,因为我们平时在家要照顾家庭孩子,时间比较灵活,这样的就业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也为我们创造了价值。”

“我们的阿姨非常勤劳,她们不是缺钱,就是希望为家乡发展做点事情。”陆洪君表示,从农耕园前期开始,阿姨们就会自主帮其进行宣传,这份情感链接是以“革新村发展”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

助力产业融合再升级

当直升机掠过稻田上空,当合作社的蔬果摆上货架,当民宿里飘出咖啡香气,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新时代乡村的无限可能。革新村第一书记任毅辉说,近年来,革新村致力于打造成共同富裕的美好家园和孕育机遇的创业沃土。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产业融合升级必不可少。

“我们要把产业大会办成革新村的‘进博会’。”8月,革新村首届产业大会将在农耕文化园召开。大会除了解读乡村振兴政策,聚焦智慧农业、文旅融合、人才导流,还特别设置“乡创集市”环节,让革新村的竹编工艺、有机蔬菜、非遗美食等特色产品直面消费者。

早前,一场以“革新乡创下午茶”为主题的产业对话活动举行。活动汇聚了浦江镇个体协会党支部书记陆新荣、方圆农业创始人陈水祥、禅光竹房创始人林伟光等十余位乡创实践者,他们来自不同领域,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助力革新村产业融合发展

在任毅辉看来,通过搭建平台,链接各方资源,有助于更好地打造"革新产业乡创汇",这也将更好地破解各领域、各企业的"单打独斗"困局。

“我们有着不可比拟的业态优势和地理条件。”

任毅辉说,近年来,革新村依托盛誉田农业合作社、方圆生态农业观光园等载体,构建起全链条产业生态,将分散的农业资源转化为协同发展的强劲动能;依托低空飞行优势,打造了多条飞行航线,成为了不少明星都来打卡的“网红地”;依托荣获2025全国马术盛装舞步青少年锦标赛冠军、2025长三角马术联赛鸟巢之路积分赛60cm级别冠军等荣誉的跃之翼马术俱乐部让马术课程远近闻名,吸引了不少马术爱好者……

未来,我们希望发挥好召稼楼新天地项目的优势,通过‘农业+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模式,把农耕文化园建成一个新旅游地标。

记者:杨陶然 侯江琦(实习)
部分供稿:浦小江
初审:岳顺顺
复审:方雨斌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