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清积水,灭蚊虫!基孔肯雅热这样防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7-27 09:15:40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欧洲多国也于近日报告输入性病例。世界卫生组织于22日发出相关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

基孔肯雅热是否可防可控可治?基层防控需要注意什么?个人如何更好应对和防范?来听一听疾控一线和医学专家的权威解读。

多数患者为轻症 没有人传人迹象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信息显示,多数基孔肯雅热患者为轻症,重症及死亡病例较为少见。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在大多数热带国家存在,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段蕾蕾在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

疫情传入以后,广东佛山启动应急响应、统筹医疗资源,确保基孔肯雅热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经过4天治疗,我今天可以出院了。”在佛山市顺德区乐从医院接受治疗的谢女士告诉记者,“原本手腕、脚踝都觉得肿痛,通过每天按时吃口服药,连续做了穴位贴敷和艾灸治疗,症状就缓解了。”

7月21日上午,谢女士因持续发热两日、关节痛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抽血检测后转至乐从医院留观。当天下午确诊基孔肯雅热后,随即入院防蚊隔离治疗。

佛山市已指定5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专门腾出病区并加装多项防蚊措施,每张病床均配有蚊帐。

“佛山市目前有防蚊隔离床位3696张,可根据实际需要继续扩容,满足收治需求。”佛山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陈爱贞说。

加强调查和检测 联防联控有办法

据了解,佛山市当地不少村庄发动驻村工作组、污水管网施工单位、保洁单位、消杀单位统一行动,按照“单点突破+全域防控”的方法,在稳控现有疫点基础上,将全村蚊虫孳生地清理工作前置。

许多热心村民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对村中长期闲置、卫生状况较差的房屋进行排查,一家一户进行蚊虫消杀,开展积水清理。

“天台和房前屋后的杂物是环境整治的重点,我们按照严格标准逐间验收,确保‘入户一间、过关一间’,从源头上消除疫情隐患。”何永坚说。

识别病症关键点 立即就医别耽搁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健康提示,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12天,多为3至7天。其中,发热会持续1至7天,伴有寒战、全身肌肉疼痛、呕吐等;皮疹多出现在发病后第2至5天;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踝趾等小关节,腕关节受压引起剧烈疼痛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王丽萍提示,个人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尤其是有蚊虫叮咬史或者疫区旅居史者,要立即就医治疗。

“面对蚊媒传染病的威胁,每个人要当好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王丽萍说。

在个人防护方面,要为自己打造一个安全的“无蚊空间”。包括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必要时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此外,在流行期尽量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地逗留时间。

从“除四害、讲卫生”到“清积水,灭蚊虫”,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

文曦表示,佛山全域推进爱国卫生运动,聚焦环境卫生整治、孳生地清理、成蚊灭杀三大重点措施,组织专业人员入户灭蚊,98%的疫点村居已由高风险降到中风险以下。同时,通过网络向公众发送“告全体市民书”,组织人员入户派发防疫宣传资料,普及防控知识。

资料 | 新华网

编辑 | 李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