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宝山 > 文章详情

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发布,宝山区2个案例入选“上海样本”

转自:上海宝山 2025-07-26 19:12:31

7月25日,由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主办的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发布。庙行镇“‘锦囊MIAO计’破堵点 打通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案例入选“十佳创新实践案例”,宝山区司法局“成立邮轮法律合作发展共同体 构建‘邮轮+法治’协同融合产业发展模式”案例入选“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街镇是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服务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夯实基层营商,推动基层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治理”,消弭企业感受“温差”,打通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全市上下正在行动。庙行镇是全市面积最小的镇,2024年以来积极探索以“方寸之地”释放营商“大能量”,推出了“锦囊MIAO计促发展”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系统化构建“MIAO舒心”“MIAO同心”“MIAO安心”三大行动体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聚焦企业经营发展堵点、难点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小“庙”也能大“行”、“小身材”也有“大味道”,将优化营商环境转化为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核心引擎。

提升产业营商环境,将“营商”与“产业”高站位结合进行部署与推动,是上海营商环境建设立足新阶段的重要举措。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集成政务服务、专业服务、要素保障、场景应用、监管服务等,营造有利于产业集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的生态环境,是提升产业营商环境的重要路径。2024年以来,宝山区司法局瞄准邮轮旅游产业存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引缺位、争议解决机制不完善、邮轮法律服务专业人才不足等痛点与困境,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加强行业联动,建立上海宝山邮轮法律合作发展共同体,构建“一站两中心”邮轮法律服务支撑体系,发布全国首个针对邮轮旅游产业的合规指引,积极推进邮轮经济立法,着力打造政府引导、行业指导、市场主导的邮轮法律服务生态圈,护航邮轮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营商环境建设“优无止境”,以案例实践牵引制度优化,以点上示范带动全域提升,宝山区将紧扣世行对标改革、为企整体服务、优化涉企监管、夯实基层营商等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攻坚领域,探索打造更多具有示范引领和推广意义的新举措、新模式、新经验,共同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编辑:潘乔雨

资料:区发展改革委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