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留学生文化漫游
在文化馆里读懂江南
近日,宝山区文化馆迎来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之约——来自12个国家的15名上海大学留学生在此开启一场深度体验江南文化的旅程,在《江南之春》美术作品展的画作里品味诗意,在手工制作中感受文化传承的温度。
赏《江南之春》
于笔墨间读懂东方意境
《江南之春》美术作品展如一扇通往江南秘境的窗,正静静等候远方来客。这场汇聚江南民间绘画精髓的展览,是市井烟火与文人意趣的共生,更是寻常百姓对江南的深情告白。展墙上,或有吴侬软语里的小桥流水,或有弄堂深处的市井百态,更有当代民间艺人以新视角诠释的城市新貌。留学生们漫步在展厅里,目光掠过一张张画纸,语言或许不同,但画里的江南故事,谁都能看懂几分。
执匠心巧手
于指尖上触摸文化温度
若说观展是一场视觉的沉醉,那么随后这场由文化配送团队精心筹备的黄道婆手工织布机体验,便是一场与传统技艺的对话。文化配送老师不仅带来了复刻的微型黄道婆织布机,更是准备了色彩温润的天然棉线,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留学生们先学习辨识织布机的基本构造,再试着穿梭引线,他们不仅在亲手织就一幅挂毯,更是触摸到中国人“慢工出细活”的处世哲学,感受传统手艺的魅力。
本次活动让江南文化走进展馆,走进外国青年的心里;也让来自不同国家的年轻人,通过这样的体验更了解中国。当留学生们带着自己做的手作离开时,带走的不仅是一段记忆,更是对“不一样的美”的理解。
宝山区文化馆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不断拓宽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依托专业文化配送体系,打造立体多元的文化交流模式,让专业指导与文化资源触手可及,更将文化配送力量纳入多元传播机制,鼓励配送老师开发“可带走的文化课程”,让每一次技艺传授都成为跨文化对话的契机。这种对文化互鉴的深耕细作,是将“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文化实践,未来,还将推进宝山滨江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化活动引流量,点亮滨江岸线,用文化赋能城市发展。
编辑:王之仪(实习)
资料:宝山区文化馆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