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绿色上海 > 文章详情

首次入选!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创新实践案例”:优化设摊管理 提升城市“烟火气”

转自:绿色上海 2025-07-26 17:32:33

7月25日,首届中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发布会在沪举行,60件典型案例脱颖而出,进一步展现了上海率先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实践成果。市绿化市容局与市城管执法局联合申报的“优化设摊管理 提升城市‘烟火气’”案例入选市级部门“十佳创新实践案例”。

近年来,上海持续构建“疏堵结合、分类施策”的设摊管理模式,通过因地制宜优化设摊布局,实现城市“烟火气”与治理效能同步提升。

“三点模式”突出高效能

2023年6月,市绿化市容局会同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共同出台设摊经营活动指导意见,全面实行疏导点、管控点、特色点监管模式,既回应了不同市民群体的实际需求,又平衡了与市容环境整洁有序之间的关系。

“三个注重”突出高品质

2025年4月,市绿化市容局又会同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共同制定提升城市“烟火气”工作方案。注重因地制宜,对商业配套服务不足的区域或市民确有需求的,可以合理增设一批设摊点位。注重多元融合,形成多元有趣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注重动态评估,及时调整优化设摊管理措施和区域范围,让市场更有活力,让生活更加便利,提升设摊治理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

“两个结合”突出新特色

将提升“烟火气”与彰显上海特色相结合,将行政管理和社会自律相结合,在本区域设摊治理上取得最大公约数。比如:杨浦区大学路、黄浦区新天地、长宁区上生新所、普陀区鸿寿坊等,都是特点鲜明,主题突出,具有“烟火气”的活力空间。

此外,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申报的“大学大厂烟火书香  大学路营商环境的破圈之道”也入选了街镇“十佳创新实践案例”↓↓↓↓

大学路连接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是杨浦“三区联动”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五角场街道聚焦生态培育、机制优化和场景焕新,持续厚植营商沃土,擦亮“金字招牌”。

串联“创新链”+“睦邻圈”,

整合资源育生态

依托高校、园区、创业服务机构,举办8届双创大赛,4000多个项目参赛。建立“1+2+X”企业服务机制,每年走访企业两千家次,及时回应企业诉求。会同公安、消防等多部门,建立“一门受理”联服机制,让企业申办活动“只跑一次”。面向社区推出“串门儿”睦邻卡、睦邻集市,构建“三区联动”睦邻圈。

融合“烟火气”+“品质感”,

创新机制优服务

首创沿街商户外摆经营模式,制定《大学路外摆位管理规范》,平衡秩序与活力。举办大学路限时步行街,联动B站、小红书、爱回收、得物等70余家头部企业,两年来举办活动近90场,销售额2.65亿元。

激发“书香味”+“年轻范”,

焕新场景促消费

布局新业态、新场景,引进7家知名书店构筑文创矩阵,推动“书香街区”破圈生长。打造“IP赋能+体验消费”商旅文体展融合特色场景,依托“全职高手”“恋与深空”“凸变英雄X”等知名二次元IP打造特色“痛街”,激发年轻消费活力。

素材来源:市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