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NGXI
青溪老街
青村旅游线路推荐 第一期
踩着阳光逛逛老街:
南虹桥→望海楼→一尺花园→屋里厢→乡愁大理→墨涟居→九木杂物社→张弼牌坊
南虹桥
01
明清古桥的“印月”浪漫
站在南虹桥上时,突然懂了“印月双桥”的妙。青灰色的石桥像一弯新月,趴在青村港市河上,石缝里的青苔是时光留下的绿印章。阳光把桥影投在水里,乌篷船慢悠悠划过,桨声搅碎了满河的金斑,连风都带着水汽的凉,吹得人心里发酥。不远处的永寿桥悄悄站着,两座桥的影子在水里手拉手,像两个守了百年的老朋友。
望海楼
02
登楼俯瞰“水乡全景图”
望海楼是老街的“观景台”。三层楼阁站在街口,雕梁画栋是它穿了百年的花衣裳,木楼梯踩上去“吱呀”响,像在说:“上来呀,带你看老街的全貌”。爬到顶楼时,青溪河正披着晨光蜿蜒,两岸的屋顶像起伏的波浪,粉墙黛瓦在阳光下泛着暖光。水汽裹着花香飘过来,远处的鸟群掠过,翅膀带起的风里,真能闻见点“望海”的旷远——原来老辈人说的“水汽朝大海去”,是这样温柔的想象。
一尺花园
03
古宅里的雪霁慢生活
“一尺花园”
藏在古宅里,推开门
像闯进了江南的梦
“一尺花园”藏在古宅里,推开门像闯进了江南的梦。爬山虎把青砖墙染成绿色,假山旁的锦鲤甩着尾巴,把阳光搅成一池碎金。
凉亭的飞檐挂着风铃,风一吹就“叮咚”唱,戏台的木雕门窗上,还留着当年演沪剧时的余温。
在临水的位置坐下,窗外是黛瓦白墙,手边的咖啡冒着热气,阳光透过树叶在桌上画光斑,突然觉得“岁月静好”四个字,原来真的有模样。
屋里厢
04
本地人私藏的老味道
超
美
味
一口爆汁的汤包!
屋里厢汤包馆的门脸不大,香气透出门扉在风里轻轻晃。汤包端上来时还冒着热汽,面皮薄得像蝉翼,师傅说这是“三硬三软”揉出来的功夫——果然咬开小口,汤汁“滋溜”滑进嘴里,鲜得像把整条河的灵气都包了进去。
超级美味!
下沙烧卖更妙,肉馅里藏着笋丁,脆生生的甜混着肉香,嚼着嚼着,就把老街的烟火气都嚼进了肚里。
老
咪
道
奉贤人的私藏味道
中午钻进屋里厢饭店,就为那口奉贤“老八样”。走油肉红亮得像块琥珀,熏鱼带着焦香,蛋饺蜷在盘子里像小元宝。最爱的是扣甜肉,抿一口就化在舌尖,甜得温温柔柔;咸鸡咸肉炖的汤更绝,砂锅端上来还咕嘟冒泡,香气飘得满街都是,喝一口,浑身的骨头都酥了——原来本地人年夜饭的幸福,是这种暖到心里的香。
乡愁大理
05
在上海遇见“有风的地方”
去有风的地方吖
“乡愁大理”的门口挂着扎染布,蓝白相间的,风一吹像一群展翅的蝴蝶。我坐在扎染台前,指尖蘸着靛蓝染料,在白布上画花纹时,突然觉得时光慢得像河水。
抬头看见窗边的紫薇花开得热烈,有成群结队的小朋友从窗外跑过,无忧无虑得像一群开在雪山下的花朵,衣袂飘飘的,竟分不清是在上海,还是在云南的风里。
墨涟居
06
非遗与现代的碰撞
ENJOY THE LIFE
GO TO TRAVEL
墨涟居的青石板缝里长着青苔,古凉亭的柱子爬着紫藤,老得像位沉默的长者。但转身就看见手作台上,土布的纹样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傍晚的露天影院更妙,幕布挂在老槐树上,坐在青石板上看电影时,旁边的河水哗哗流,像在给剧情配背景音乐。
九木杂物社
07
文具控的宝藏小店
九木杂物社的货架上,藏着好多老街的小心思:望海楼图案的笔记本,南虹桥造型的书签,连胶带都是青砖墙的纹路。挑了本带桥影的本子,翻开时像把今天的阳光、水声、笑声,都收进了纸页里。
张弼牌坊
08
500年的“文风地标”
一门三进士的传奇
精美浮雕栩栩如生
走到西街,8米高的石牌坊像位沉默的老者,立在青石板路上。500年的风雨把表面的纹路磨得温润,却磨不掉“海秀文风”四个大字的筋骨——当年明嘉靖皇帝为表彰张弼父子四朝为官,特赐建此坊,“东海之秀”的赞誉,至今仍在石缝里生长。
青溪老街真的很适合闲逛
离开时,夕阳把老街染成了暖黄色,河水波光粼粼的,像撒了把碎金子。突然明白,青溪老街的好,从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景,而是它让时光慢下来的本事——让你在石桥上看会儿水,在茶馆里发会儿呆,在小吃摊前等份热乎的饼,然后突然发现,原来最动人的日子,就是这样慢慢过的。
报送:汤卫祎(青村镇)
编辑:王鹏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上海市奉贤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开幕
今年首次线下活动!“上海奉贤”这场“荷”您有约的古风盛宴,火出圈了!
奉贤区首批“贤城名匠”质量讲师团名单出炉,速来围观!
“贤风市集”邀你“青”凉一夏!100%中奖!
奉贤这群青年在爱心暑托班自研的“宝藏课”,让孩子们“玩”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