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一批生动有趣的体育课程陆续走进闵行区各爱心暑托班。“弓步冲拳、弹踢冲拳、马步架打!”平南小学(平吉校区)的教室里,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大二学生陈哲正带着孩子们上武术课。孩子们在一招一式间变身“小武者”,感受传统武术魅力。
从学生变身“小老师”,对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大二学生陈哲来说,备课是首要功课。他将为平南小学(平吉校区)、平阳小学等爱心暑托班点位教授武术课,“五步拳”是他的教学内容之一。
课堂上,面对一群一、二年级的小朋友,陈哲特意用口语化的表达拆解每一个招式:“弓步出拳变马步出拳时,手掌要向上翻,就像在用力挡住敌人的攻击。”讲到“搂手出拳”,他更是形象地解释:“我们先用手掌把‘看不见的东西’搂过来,再出拳,是不是很有力量?”
孩子们听得入神,跟着“小陈老师”的口令认真比划,出拳时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动作中透着一股认真劲。课前,陈哲早已放起《功夫熊猫》的片段,阿宝的憨态让孩子们笑个不停,再配上他简单讲解的武术小故事,小家伙们眼里的好奇与兴趣一点点冒出来,一招一式学得更起劲了,40分钟的课程收获满满。
寓教于趣
玩出游戏新“花样”
“15后”的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体育游戏?备课时,江瑞庭上网搜索了当下流行的体育游戏,并将大学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和课程设计相结合。
“我是孩子们的老师,其实孩子们也是我的老师。”江瑞庭说,“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会告诉我哪里需要调整,这样才能让大家更愿意动起来。”
走进莘庄实验小学(南校区)的办班点,孩子们正在享受一场“快乐搬运”游戏,他们往返奔跑,把飞盘从起点拾到终点的圆框里,率先完成任务者就能获胜。“再试试,多跑几次速度就快了。”同为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石一航正轻声安慰落后的小朋友。
这个暑期,他在爱心暑托班的教学中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意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得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这让他联想到在校内学习到的KDL体育与健康课程。
“从这些校内课程中,我们学习到‘懂运动文化(Know it)、有运动能力(Do it)、热衷于运动(Love it)’等核心理念,我们把它融入暑托班课堂设计中,反响挺不错的。”石一航说,“走进校园给孩子们上课不仅对我来说很有意义,也让我对书本上的青少年体育教育理念有了很多新认识,收获特别大。”
据悉,此次共有11位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学生参与到爱心暑托班体育课程配送中来,课程将持续至8月15日。希望一次次的奔跑与欢笑,能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体育运动的种子,也让更多“小老师”在实践中收获学以致用的成长。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