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检察 > 文章详情

陈晨:金融检察淬真知 笔剑双擎拓新境

转自:上海检察 2025-07-26 11:38:07

“上海市最美检察官”推荐人选

陈晨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副主任

陈晨,女,经济学博士、博士后,全国检察业务专家、上海检察业务专家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副主任,长期从事经济金融专业化办案工作,具有丰富的经济金融检察工作经验,善于解决检察实务中的疑难复杂问题,2020年被授予“反洗钱国际互评估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先后获评全国检察机关经济犯罪检察人才、全国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等称号。

在金融犯罪办案一线,她以专业为刃,斩断经济犯罪链条;在金融风险防控前沿,她以智慧为盾,守护金融市场秩序;在国际反洗钱舞台,她以初心为笔,书写中国检察故事;在涉外检察的大局中,以担当为墨,描绘中国检察官形象。她就是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副主任陈晨——一名深耕金融检察领域十余载,用匠心守护金融安全的检察官。

专业铸就利剑

千案锤炼守护金融安全

作为经济学博士与全国检察业务专家,陈晨始终冲锋在金融犯罪办案最前沿。在一起起高质量办理的金融案件背后,是她“从金融逻辑穿透法律本质”的专业积淀,是她对“三个善于”的牢牢把握,更是她对“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深刻领悟。  

她参与办理或指导办理“快鹿系”“阜兴系”等涉众型非法集资大要案,通过精准法律适用和风险化解,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她“啃下”全国首例电子票据诈骗案、首例“虚假申报型”操纵证券市场案等“硬骨头”,为新型金融犯罪案件树立证据标准和裁判规则;她直接办理或者指导的近十件案例获评最高检、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典型案例、指导性案例。她指导了全国首例利用虚拟币洗钱犯罪案件的办理工作,并与人民银行合作,向国际反洗钱组织主动提供成功案例,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反洗钱工作方面的决心和力度。

办案拓展履职

破题立制推动综合治理

孟子云:“观水有术,必观其澜。”面对金融犯罪迭代升级的挑战,陈晨坚持“从办案到治理”理念。她参与起草最高检“三号检察建议”,推动金融监管优化完善、堵漏建制;连续十二年起草发布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助力金融环境治理和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其撰写的涉期货监管领域检察建议获评“全国社会治理类优秀检察建议”,成为行业治理范本。她深度参与最高法、最高检关于内幕交易、洗钱犯罪等多项金融犯罪司法解释修订,并在洗钱犯罪国际治理中屡现身影——代表上海检察机关接受国际反洗钱组织第四轮评估,被评为“反洗钱国际互评估突出贡献个人”;持续参与反洗钱国际标准“资产没收及强制措施”的修订项目,参与讨论会议20余次,并协助最高检起草标准修订的反馈意见;2025年5月,她还作为中国司法机关唯一代表,参加亚太反洗钱组织(APG)在中国澳门举办的评估员培训,展现中国检察官风采。

研思反哺实践

笔耕不辍深耕金融法治

“办案者应当是观察者,更应是思考者。”陈晨经常和身边年轻同志们交流,鼓励大家在依法办案的基础上多总结提炼,多形成案例。她在法学、经济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股权众筹监管制度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中的新型洗钱犯罪治理》等专著,参与编撰《金融犯罪办案指引》《证券期货领域犯罪典型案例与司法观点》等多部实务指南,指导司法实践。她主讲的《洗钱犯罪司法实务》获评第五批全国检察教育培训精品课程,积极参加最高检西部讲师团,受邀在最高法、最高检进行专题授课、案例讲评近十次,承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成果转化为办案“工具箱”,真正实现了“从办案中来,到办案中去”。  

从黄浦江畔到国际舞台,从个案办理到制度构建,陈晨用专业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检察官的精彩篇章。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法学理论与金融实践的完美融合,看到了中国检察官的专业素养与国际视野。正如她所说:"金融法治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做永远的追光者。"这位金融检察的“破风者”和金融安全的“护航者”,将以她的智慧和坚守,继续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