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而来,创业者如何找准航向?日前,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再度开启创100+创新论坛暨第五期创100+创业训练营。初创团队们带着他们的项目齐聚钦州路100号,聆听主题分享,交流碰撞,在AI赋能千行百业的浪潮中希望找准航向,正式踏上为期百天的创业之旅。
作为上海首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伴随着几代创业者的成长,见证了米哈游、泰坦科技等一批优秀企业从孵化到腾飞的全过程。自2021年起,在上海市科委指导下,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携手优秀毕业企业,整合企业资源、投融资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和产学研资源联合打造“创100+创业训练营”,以“3个月高频集训+长期陪伴”的模式为早期创业团队赋能。如今,这个从钦州路100号出发的孵化平台,已形成150余人的创业校友圈,成为创业者心中的“启航坐标”。
2025年度“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创业导师”获聘上岗
2025年度创100+创业训练营营旗交接
第五期创业训练营开营仪式上,2025年度“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创业导师”获聘上岗,学员代表和导师代表分享了对人工智能赛道的思考与期待。随着营旗的交接,新一批创业者正式开启百日征程。未来三个月,他们将通过“创学、创享、创思、创赢”四大模块,与行业标杆创始人面对面交流实战经验;在工作坊、路演中打磨产品模式,对接资本资源;围绕人工智能主题深耕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这种“资源与智慧共聚”的培育模式,正是训练营的核心价值——不仅是短期集训,更是长期陪伴的创业生态圈。
当天同步举办创100+创新论坛,成为创业者洞察AI趋势的“思想窗口”,三位嘉宾从不同维度带来了干货满满的分享。
嘉宾分享(左右滑动查看)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赵斌带领大家进行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发展与应用探索;上海海智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米永东用实际服务案例,阐释了AI如何加速创新产品落地;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用机器人事业部总裁周斌探讨了具身智能的发展趋势与范式创新。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孵化基地内创业企业、投资公司以及行业翘楚代表围坐一堂,围绕“构建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产学研投如何协同破局”的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深度剖析了当前人工智能产学研投协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务实探讨了现有解决方案的优化路径,积极贡献了诸多前瞻性的发展构想与切实可行的建议。共识在讨论中凝聚:唯有深化合作、优势互补、携手并进,才能有效打通产学研投融合的堵点,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协同、高效、共进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圈。
圆桌论坛
钦州路100号的故事仍在续写。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诚邀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加入这场“热AI”之旅,在技术变革的浪潮中深耕探索。
编辑:陈海笑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