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式拉开大幕,自动驾驶体验依然是热门应用场景之一。体验之外,今年大会将重磅发布事关出行的《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发展行动方案》,同时还将发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在浦东,一系列产业、立法、场景等优势构成了浦东“未来车”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为高质量推进浦东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建设,新区正着力构建“十、百、千”三位一体的创新布局,推动“未来车”加速驶向全球智能出行高地。
来世博展览馆体验无人出租车
在世博展览馆北广场的自动驾驶候车区,上汽智己、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车辆已整装待发。今年大会活动期间,在大会场馆周边约30公里精心规划的路网内,公众通过WAIC2025官网选购“特色活动票”,可在场内接驳区域乘坐体验;也可以在各企业自有的预约界面自主下单,在周围指定地点体验Robotaxi的短途接驳服务。
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附近的开放道路上,记者通过手机APP一键召唤,体验了一把智己全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一辆智己L7 Robotaxi平稳驶至面前,记者上车落座后,车辆随即自主起步。面对开放道路的混合交通环境——穿梭的行人、自行车和往来车辆,这台智己Robotaxi展现出高度的“老练”:在路口精准识别信号灯,主动礼让行人;遇到前方车辆缓行或障碍物,流畅地进行减速、变道或绕行。整个约10分钟的行程安静、顺滑,乘坐舒适感媲美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智己汽车智能驾驶项目负责人王康向记者介绍:“本次面向大会嘉宾及周边市民开放体验的是达到L4级别的Robotaxi服务。用户就像使用普通网约车一样,打到的是真正‘无人’的自动驾驶车辆,它能自主完成从接驾、途中的复杂路况处理到安全送达目的地的全流程。这与需要驾驶员时刻监控的L2级辅助驾驶有本质区别,它能够在限定区域内实现不依赖人类干预的安全自主行驶。”这次体验不仅是技术实力的展示,更是普通市民“尝鲜”未来智慧出行的重要一步。
大会期间,除了世博展览馆周边,无人出租车的服务范围还延伸至连接金桥、花木、世博等浦东重要功能片区的中途跨区域接驳网络,用户可体验Robotaxi在城市核心板块复杂路况下的中距自主安全通行能力,验证技术在真实城市环境中的应用潜能。活动还设置了浦东国际机场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长途接驳专线,覆盖重要的交通枢纽及文旅地标,将充分展示L4级自动驾驶在长距离、多路况、高频次客运服务环节中的稳定性和应用前景,为未来自动驾驶规模化商用提供宝贵的实地运行数据与用户反馈。
上海金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瑜介绍:“本次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我们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应用牌照进一步升级到示范运营牌照,让科技企业和大众、锦江、享道这样的出租车企业合作,来共同开展商业化的示范运营。有了牌照以后,智能网联汽车跟日常生活场景的结合就更紧密了。”
浦东打造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
无人出租车能够驶上浦东街头绝非一日之功,而是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浦东就是“未来车”的“试验场”,从2022年首批开放金桥范围内29.3公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起,浦东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的总数已达到681条,总里程达1000.53公里,连通金桥、张江、世博、花木、浦东机场、迪士尼等重点区域和超级应用场景,极大丰富了创新应用范围并助力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展。
不仅如此,浦东还通过立法保障,为无人驾驶装备的创新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推动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化落地。2023年6月29日,浦东新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浦东新区促进无人驾驶装备创新应用若干规定》。该规定于2023年9月1日正式施行,为无人驾驶装备在浦东新区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在大会的数字展示区,通过可视化技术,观众也能直观了解到浦东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的建设脉络与成就:新区正着力构建“十、百、千”三位一体的创新布局:打造10个典型多维数据赋能大模型训练场,为自动驾驶深度学习和算法优化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与训练环境;构建100公里5G-A车联网闭环验证示范路线,在真实复杂的城区交通场景中,验证新一代通信技术与车辆、道路设施的深度融合能力;高标准建设1000公里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道路环境,形成全域覆盖、场景丰富的测试环境,为商业化落地提供规模化验证平台。
浦东新区科经委装备产业处吴昊对此解释,“我们现在推出了十大技术路线的新的应用场景,为相应的企业提供技术和展示平台。同时根据上海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的任务,我们还承担了100公里5G-A车联网规划,同时开放了第三批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通过‘十、百、千’来推动整个智能网联汽车最新技术在浦东落地和应用,最终通过应用来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