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废旧眼镜盒也能回收?“零拷日”环保活动走进眼镜城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7-25 23:39:12

7月22日,宝山路街道在青云路眼镜城举办了一场特别的“零拷日”环保活动,此次活动聚焦“眼镜盒”这一可回收物,旨在丰富单品类专项回收,探索“无废城市”建设与惠民回收的创新路径。活动以回收废旧眼镜盒兑换环保皂液为核心形式,不仅吸引了商户集体参与,也带动了居民自发加入为打造“一品类一方案”回收模式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板。

直击痛点:从“弃之可惜”到“循环有径”

作为配镜服务的“标配赠品”,不少眼镜盒因款式过时、重复积压等问题长期占据商户仓储空间又难以处理。宝山路街道精准锚定这一行业痛点,为此,由街道城运中心与爱芬环保联合策划了此次“零拷日·眼镜盒专场”,倡议商户将未使用或轻微瑕疵的眼镜盒集中回收,再由后端统一处置、部分资源化利用。

活动当天,许多店主在开门营业前就将整理好的眼镜盒整齐地送至集中回收点。一家店铺负责人表示:“平时我们也不知怎么处理这些盒子,扔掉太浪费,现在能置换环保用品,感觉这个事做得有意义。”

还有店主临时从仓库找来好几个“沉睡多年的存货”,并说道:“终于有个好去处,腾出空间,还为环保出了一份力。”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回收废旧或闲置眼镜盒10.2公斤,其他衣服、瓶子、纸箱等各类可回收物137.4公斤,发放零拷皂液约60升,不仅缓解了商户“清理难”的问题,也为后续深化“商户端减废”探索积累了实践经验。

多元共治:商户主导、全民响应的绿色实践

活动也吸引了众多闻讯专程前来的居民。他们带来了家中闲置的眼镜盒,有的还一并携带了塑料瓶、纸壳、旧报纸等可回收物。居民们自觉排队、分类投放,展现出良好的环保意识。

“我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分享这个活动,就顺路带过来了几个眼镜盒。”一位附近居民说,“活动挺有意思的,环保也不难,就是顺手的事。”

居民的踊跃加入,使本次“零拷日”更具开放性与互动性,也为街道今后打造“混合场景、共建共治”的环保活动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还有多位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的“环保之家”学生志愿者参与活动。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他们走访沿街商铺,分发宣传材料,耐心讲解垃圾分类知识,鼓励商户将日常产生的可回收物、厨余垃圾进行正确投放。

“这是我第一次和陌生人讲垃圾分类,一开始有点紧张,但他们都挺支持的。”一位学生志愿者说道。

学生志愿者的参与,不仅增强了环保行动的传播力,也使“零拷日”成为面向下一代的教育实践,在年轻一代心中播撒环保的种子。

长效赋能:从专项回收到可持续机制

此次“零拷日·眼镜盒专场”是宝山路街道首次以“商户为主导、居民为补充、学生为助力”的三方协同环保行动。作为对丰富单品类专项回收利用的具体实践,活动聚焦眼镜销售集中区域的特色回收场景,不仅破解了“商圈减废难”的现实困境,更生动展现了社区、市场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共治共建的积极成效。

未来,宝山路街道将继续拓展“零拷日”的覆盖边界,依托青云路眼镜城“一店一档”动态管理机制,每月开展废旧眼镜盒专项回收日活动。同时,结合“环保绿小子”等志愿组织入店宣传,通过兑换礼品、满意度反馈等形式提升商户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与商业体、学校、居民区的协作联动,共同推动“绿色低碳”成为城市生活的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