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儿童专用药品剂型与规格严重不足。这意味着当孩子生病时,家长常常需要将药品分割后给孩子服用,然而,“毛估估”地分药……,“剂量靠猜,分药靠掰”可能会影响疗效甚至安全,以下就教您如何计算儿童用药剂量以及如何进行分剂量。
儿童家庭用药中,通常会遇到以下2种情况:
如果药品说明书上直接标明了不同年龄或体重对应的剂量,那就太省心了!这种情况一般按照说明书给的剂量给药就好,无需额外计算。
这在儿童家庭用药中较常见,特别是针对非处方药(OTC)。药品的说明书通常会给出每次或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多少药量,此时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体重计算出用药剂量。
小贴士:(1)需分清说明书中“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是“每次用量”还是“每日总量”。若为每日总量,需要根据说明书要求的每日服用次数均分使用哦。
(2)对于体重超标的孩子,按实际体重计算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此时应咨询医师或药师进行剂量调整。
计算出正确剂量后,如何准确地分割药品是保证疗效和安全的关键。不同口服剂型,分剂量方法各异。
有些药品的包装盒中会配有小量杯或吸管。如果没有,家长可以自行购买“儿童用药量杯”或“儿童用药吸管”等。量取时注意视线与刻度线齐平,避免俯视或仰视造成误差。
有刻痕的药片,沿刻痕用刀片垂直切割;无刻痕的药片,可以使用分药器分割1/2或1/4片。对于1/3、1/5等不规则分剂量,可采用磨粉法(需谨慎!)。例如需1/3剂量时,将药粉均匀分成3等份,取其中1份。
小贴士: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不适合研碎。破坏其特殊结构会导致药物瞬间大量释放或失去在肠道特定部位释放/保护胃部的作用(失效或刺激胃)。如说明书未明确可分剂量,或属于上述特殊剂型,使用前需咨询医师或药师哦。
如需服用1/2包,可以将颗粒倒在干净的白纸上,对半平分。但如需服用1/4袋、1/5袋等,可将整包药物溶于温开水中,搅拌均匀,再用量杯、胶头吸管或注射器(去针头)取1/4或1/5等即可。
小贴士: 剩余的药品应密封好按说明书要求储存,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部分药品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差,可能迅速降解失效,务必查看说明书“配制后稳定性”相关内容或咨询药师,确认该药是否适合溶解后分次服用。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对药品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用药剂量和方法的细微偏差,都可能被放大,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因此,儿童用药必须“斤斤计较”。
撰稿:刘红霞
编辑:谭波宇
审核:孙华君
上海市健康科普专项计划支持(项目编号JKKPZX-2024-A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