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监狱 > 文章详情

“即使罪重刑长也能痛改前非,即使身陷囹圄也能表达孝心”

转自:上海监狱 2025-07-25 19:07:25

他身负重刑,铁窗锁住了自由,却在民警和亲情的鼓励下尝试着融化冰封的内心。

在宝山监狱二监区,罪犯黄某的蜕变故事,不仅是他个人的新生,更是监狱民警践行改造宗旨的生动注脚。一场家变,一次跨越阻隔的汇款,两封饱含感恩之情的信笺,不仅记录了一个浪子痛彻心扉的悔悟与迟到的孝心,更昭示着哪怕罪重刑长,只要不放弃向善的微光,在民警不离不弃的指引下,新生之路,依然可期。

迷途浪子,坚冰初融

1

黄某在民警指导下读书学习

曾几何时,“固执”“复杂”是黄某的标签。年少轻狂,因赌惹祸,竟在危机时刻置父亲安危于不顾独自逃离……后因重罪入狱,漫长的刑期仿佛是对他过去漠视责任与亲情的惩罚。

然而,浪子并非无根草。进入监狱后,在主管民警锲而不舍的帮教下,坚冰开始消融。民警敏锐地捕捉到他深藏的悔恨和对亲情的渴望。持续的政策引导、思想开解、点滴关怀……一步步唤醒黄某沉睡的良知。他幡然醒悟,决心痛改前非,逐渐从迷失的“浪子”向心怀愧疚的“孝子”转变。家信多了,亲情电话也成了他最珍视的时光。

家变突至,汇款重托

2

民警对黄某开展个别谈话教育

正当改造步入正轨,一通家中的电话如晴天霹雳:年迈的父亲突发偏瘫,卧床不起!想象着父亲孱弱的身影,想到自己身陷囹圄无法尽孝,高墙内的黄某瞬间崩溃,对着话筒失声痛哭:“爸,儿子对不起您……”年少弃父的懦弱、养育之恩未报的愧疚,刺痛心房。

监区第一时间联系黄某老家村居委会,了解到黄父得到当地政府的帮扶,病情也逐渐稳定。当民警把这一消息告诉黄某,他瞬间热泪盈眶。这时,黄某想起民警常对他常说的话:“即使罪重刑长也能痛改前非,即使身陷囹圄也能表达孝心”。黄某找到主管民警,郑重托付:将自己入狱以来在技能实训中的所有积攒,尽快汇给千里之外病榻上的父亲。虽然金额不多,但这是他此刻唯一能表达的孝心与赎罪。

寄钱之路,并非坦途

3

黄某拨通与父亲的亲情电话

这笔沉甸甸的汇款,承载着黄某改过自新的决心和迟到的牵挂,民警毫不犹豫接下了这份特殊的委托。然而,寄钱之路并非坦途。

问题出在收款人信息上。由于黄某离家多年,家中变故,其父的银行账户信息与监狱掌握的早期登记资料存在出入。为确保这笔“孝心款”能安全、准确地送达老人手中,主管民警主动承担起沟通重任。他多次与黄某家乡的村居委会、亲属电话核实,不厌其烦地与银行商量,补充必要证明材料。每一步波折,都让黄某的心悬着,也更真切地体会到民警为兑现他这份孝心所付出的汗水与努力。

双向奔赴,情暖高墙

4

黄父向监狱寄来的感谢信

当汇款终于克服重重困难,成功送到老人的手上,它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是一剂抚慰心灵的良药。黄父用颤抖的手,亲笔写下了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寄到监狱。信中,老人老泪纵横,字字句句皆是感激,感恩党和政府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感谢监狱和民警的再造之恩,挽救了黄某和家庭的希望。

与此同时,狱中的黄某,内心同样激荡着暖流。他提笔写下另一封感谢信,信中满是对父亲的愧疚、未能床前尽孝的遗憾,更有对警官们无尽的感恩:“是警官们没有放弃我,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尽孝的责任。杜警官为我父亲的事奔波劳碌,这份恩情,我永生不忘!我一定好好改造,报答父亲,回报社会!”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我执法·我普法】八位一体“花式”普法,唱响禁毒宣传“好声音”!

2、有才又有心!民警改造工作“金句”道出人生四季!

3、当专业急救人员来到大墙里……

编辑:汤颖杰

供稿:宝山监狱 李鑫烽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