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正在上海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作为此次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场聚焦低空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的科技盛会——低空数智农林应用论坛于7月24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此次论坛由中国电子商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国际展览(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商会低空经济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心意植保(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论坛汇聚了政府管理部门代表、科研机构专家及行业领军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深入探讨农林业科技发展趋势与低空经济赋能新路径,共同搭建政企校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深度融合。博览会组委会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转化中心总工程师张砚戟在致辞中强调,政策引领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当前低空经济正成为全球产业变革的新赛道,已正式纳入国家农业发展战略。低空数智技术与农林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正成为破解‘三农’难题、推动乡村振兴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25.1万台,年作业面积超26亿亩次,作业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0倍以上,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从无人机植保到遥感检测,从智慧育种到供应链数字化,低空数智技术正以‘科技翅膀’赋能传统农林,重塑生产方式、提升产业效能。”活动承办方,心意植保(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海霖表示。
论坛上,数个农林领域的低空经济创新成果集中亮相。心意植保首次公开微生物菌低空试验阶段性报告;大疆农业展示了新一代农业无人机系统,通过多光谱成像与AI算法实现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达99%;江西企业代表分享了无人机在赣南脐橙运输中的应用案例,运输效率较人力提升9倍,损耗率降低15%。
围绕“低空技术赋能现代农业及县域经济发展:从产学研合作到跨区域实践”这一主题,两场圆桌论坛环节分别聚焦政策协同与技术创新,共话低空经济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共筑产业新生态。上海交通大学高级工程师王平指出:“低空技术正推动农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智驱动,需逐步建立起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表示:“中国低空农林应用技术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方案、新思路,我们将积极参加并促进低空数智农林技术国际交流学习。”。
活动现场,由心意植保、东浩兰生、江西慧民等十余家企业及相关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低空数智农林产业联合体”,重点攻关智能飞控、精准施药等核心技术。心意植保与江西赣州、上实农业、浙江特冒头等分别签订横寨乡无人机植保服务站、水稻多光谱监测系统、无人机自动机场智慧服务平台等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进低空农林应用跨区域协作。
通过政策解读、成果展示、专家研讨、合作签约等多元环节,论坛汇聚政府、高校、企业及行业专家的智慧与资源,为农业科技与低空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案,助力企业把握发展机遇,提升行业影响力,共同开创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局面。
文:陈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