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文章详情

小巧便携+热水秒出?即热饮水机背后的 “健康陷阱” 得知道

转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25-07-25 18:26:36

“叮——”

按下按钮

只需3秒钟滚烫热水触手可及

最近,即热饮水机成了现代家庭的“网红宠儿”。然而这便捷背后,却藏着易被忽视的健康陷阱……

可是出来的是滚烫的开水,即使有细菌也都被“烫死”了吧?

1

水箱里的“细菌度假村”

有些人会把饮水机的水箱当成“小水库”,一添就是一大桶。但是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细菌繁殖速度呈指数级增长。据央视新闻《每周质量报告》检测数据,饮水机储水在夏季环境中放置7天后,菌落总数最高可达370万CFU/mL,超过国家标准(GB 5749-2022)限值3.7万倍

2

“秒热”≠“杀灭微生物”

即热饮水机的出水温度通常设在85~95℃,但水流过快或功率不足时,实际温度可能只有75℃。很多致病微生物可能就此躲过“高温劫杀”,混入你的杯中。比如传染性极强的诺如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剧烈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对小孩和老人威胁更大。有研究指出,诺如病毒需持续煮沸1分钟才能灭活,即热饮水机的温度往往达不到要求。

3

看不见的“千滚水”

大部分的即热饮水机底部会残留30~50ml“死角水”。这些水反复被加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升高。亚硝酸盐是水质安全的重要指标,过量摄入可能引发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并与胺类物质反应生成致癌的亚硝胺。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饮用水中硝酸盐浓度规定是不得超过 0.99 mg / L。

4

生物膜的隐形威胁

饮水机内部并非一马平川,连接水桶与龙头的管路、接口处的密封圈,容易积累水垢和矿物质沉淀。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沉淀物和潮湿的表面,极易形成生物膜,成为细菌的“培养皿”与“保护伞”。生物膜一方面为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成为它们疯狂繁殖的温床。更可怕的是,它就像一层坚固的“铠甲”,将细菌牢牢地保护起来。普通的擦拭、冲洗,都难以穿透这层屏障,无法有效杀灭深藏其中的细菌。

5

材质与清洁同样关键

一些低价饮水机产品为节省成本,使用劣质塑料替换食品级材料。而这些劣质塑料受热后,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重金属铅镍等会缓慢析出,长期饮用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健康,甚至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千万别让省下的“小钱钱”,变成日后“大钱钱“的健康账单。

但不要慌,小萱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些使用即热饮水机的小贴士。

1. 每天清空水箱,尤其夏季高温时段,避免存水过夜。  

2. 只用纯净水或过滤水,减少水垢。  

3. 定期清洗水箱,将管路、密封圈等可拆卸部件取出,浸泡于5%~10%白醋溶液或专用饮水机消毒剂中1~2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可有效去除生物膜;建议每半年更换一次密封圈。  

4. 选购时认准“食品级不锈钢”、“无双酚A”等标识及可靠品牌。

方便是好事,但别让“三秒热水”变成“三秒风险”。从今天开始,给饮水机做个“睡前排空”,让它继续当家里的贴心小助手,而不是病菌的“隐形仓库”。

作者:马艳    指导专家:郭玮

点击“阅读原文”藏在中药里的“护心高手”!降血脂、强心肌,很多人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