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话匣子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明天将在上海开幕。
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奔着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的愿景,每年如期而至的大会,聚焦技术变革,关注规则治理,彰显着这座城市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使命担当。
当人工智能一步步从“实验室代码”变为“现实中场景”,不仅悄无声息地融入生活,更深度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成为一座“会思考”的城市。
大模型+城市管理
每到暑假,比天气更热的是上海的“文旅热”。在全球游客“必打卡地”外滩,日均客流普遍超过40万人次,最高时可达50万。
对一个区域、一条街的人流密度进行动态研判,从而精准施策提前干预和疏导,这是许多超大城市都会面临的“大客流”承载难题。
“比如说我们正在做大客流的一个及时提醒和预警”,站在街道城运中心大屏前,黄浦区外滩街道主任高正辉调出了周边路口的实时画面,依托“一网统管”,上海早已实现了对重点区域的“眼观六路”。
这一年,伴随大模型技术出现,并下场参与城市治理,高正辉发现,这些实时采集和回传的数据就像装上了大脑,学着思考和分析,“通过智能视频分析路段上的人流动态变化情况,如果说明显出现了聚集趋势,那街道就会统筹我们辖区的管理力量,包括环卫力量,及时地提前做工作上的布局。”
从“视频可见”到“智能可感”,超大城市复杂又庞大的管理系统正在被AI重塑。熙熙攘攘的外滩,每一处可能出现又看不见的安全隐患,得以快速捕捉和发现。他又举了个例子,这个周末台风可能影响上海,系统正学着分析高发积水点位,部署积水检测、树枝倒伏算法,及时发现并预判处置。
近一年来,仅外滩街道触发的城市管理类预警就有3280件。当大模型+超大城市治理,也推动基层治理从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从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从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
一座会“思考”的城市,更强大,也更有序。
大模型+基层减负
当这些“主动思考”落到基层社区,用杨浦区大桥街道中王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丁爱军的话说,就是系统上、表格里的数字,变活了。
高温天里,走访高龄、独居老人是上海许多基层社区的关爱举措。中王家宅居民区范围内,有8个小区2200多户居民,过去靠社区干部一家家跑、后来包干分片区,现在大模型带来了精准的智能研判。
“有些老人家里,我们发现用水量突然少了,是不是老人发生意外了,或者有什么特殊情况?我们就会针对性地立马上门查看,结果有的老人是出去旅游,也有老人到孩子家里住两天。尽管好几次都是乌龙,但我们把这个危险排除了。”
上海的社区工作,每天就是围绕着这些民生小事展开,看似琐碎但与老百姓的感受度、幸福感息息相关。丁爱军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街道有一些养老福利,符合条件的80周岁以上老人,每年有4次免费陪诊;90周岁以上的每天一瓶免费牛奶。过去她和同事,每个月初都要翻一遍人口记录册,就怕来不及更新、漏了哪家老人?
上海不断深化的“社区云”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就是通过数据共享,帮助基层再造工作流程,让社区干部能从繁琐的流程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能“忙在点子上”,做更有价值的事。
大桥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黄意斐介绍,依托街道全域化数字转型,这个底座还会变得更聪明,她以“政策找人”为例,“我们希望通过AI技术,把‘政策找人’的工作做得更精细化,比如说一位居民最近医保支出突然多了,那在他刚刚发生困难,或者出现隐形贫困的情况,我们就精准地提前找到他,解决他的家庭或者是个人的实际困难,实实在在地帮助到居民。”
一座会“思考”的城市,更聪明,也更温暖。
大模型+政务服务
当数据与模型深度融合,上海落地了千千万万应用场景,打开了更大的赋能空间。今年,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在政务领域投入应用,为一批困扰多年的瓶颈、难点问题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副处长鲍佳,最近常会蹦出很多新词——NLP自然语言处理,Transformer模型架构......这些专业的“码农”技术,正融入他的工作。
上海每天新设1000多家经营主体,就会产生1000多个企业名称。但受限于常用字词资源有限,新设企业“名称通不过”过去常在线上线下的注册窗口发生。扎根注册一线十多年,鲍佳过去自己帮着企业想名字。AI时代带来,让他开始换种思路,能不能让大模型读懂企业,帮着想名字?
“简单来说它有个逻辑,比如说申请人报了一家企业名称,这个名称因为与在先权利冲突,计算机比对不通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采集到它这个名称的行业和你申报的字词之后,它就会进行一个深度的分析。”
今年初,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上线了名称智能帮办系统,依托大模型、大数据算法智能推荐可用名称;到6月,系统从最初1.0版升级到2.0版,一秒可推荐75个企业名称,半年多已推荐了超过40万个。
“就拿餐饮企业来说,申报的名称中比如有鱼、鲜之类的,大数据分析下来,你可能是家从事海鲜类的餐饮企业,它会进行一个精准的画像,再给你推荐的时候,有选择性地推荐跟海鲜类比较匹配的这部分的名称。”
帮助企业走通、走顺、走好进入市场的第一步,同样也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应有之义。还有诸如免申即享、政务助手等,都依托大模型的应用,改变了公众与政府部门间的交互方式。
一座会“思考”的城市,更高效,也更有获得感。
从“概念”到“现实”
每一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上海都于对话中凝聚全球智慧
寻找答案和方向
一年又一年
这座会“思考”的城市
还在变得更加美好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上海经信委”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