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幽的荷香中
村民们一同赏花、挽手合影
在镜头前开怀大笑
他们来自新浜镇胡家埭村
虽与新浜荷花园毗邻而居
却因种种原因未曾深入游览
胡家埭村村委会组织了
“荷畔留影,乡忆扎根”村民游览摄影活动
邀请村里的老人、孩子
走进这处家门口的赏荷地
他们不仅成为园中最动人的风景
也化身为荷花园最真挚的代言人
并向游客吆喝
“欢迎来我们村看荷花,早上来最好,
露水还在荷叶上,好看!”
从“习以为常”到“看懂门道”
家门口的风景令村民惊喜
上午8时半,新浜荷花园里,微风习习,荷香满塘。村民在栈道上漫步,走到荷花深处近距离赏花。“这个品种是‘大洒锦’,色斑独特,来自云南。”到村任职的选调生张乐然边走边介绍,分享荷花园如何由普通的生态资源发展成为村集体重要经济支柱,以及园内荷花品种培育的故事。
“原来还有这么多名堂!”“我们村能把荷花产业搞起来,可真厉害!”村民们不时驻足提问,原本因“日日都能见”而不以为然,如今通过实地游览,渐渐加深了关注,“熟悉的陌生地”成了能说出“门道”的骄傲。
镜头里的荷园日常
皱纹与笑靥,皆是乡情印记
摄影环节成为全场焦点。村干部拿起相机,变身专属摄影师。“我满脸皱纹,拍出来不好看的。”一名年长的村民轻捻衣角,脸上露出略带不好意思的表情。“奶奶,您这皱纹里藏着的都是岁月的美啊!等照片洗出来,保证比荷花还要好看。”话音刚落,荷塘边便响起阵阵笑声。
相濡以沫的老夫妻并肩看花、相伴成长的老姐妹挽手合影……这些藏在荷香里的温馨情感,被镜头一一定格,一张张照片里,既显荷花的清雅,也有乡情的温度。
村民代言“荷花园名片”
朴素的话语,诚挚邀约
“荷文化”已经成为新浜乡村旅游的一张亮眼名片。村民们想对游客说些啥?“村口就是荷花园,园子附近还有饭店,荷花宴是特色,灵的嘞。”“不仅能来看荷花,秋天还能摘莲子、挖莲藕,你们一定要来啊。”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
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句句透着真诚。村民主动为荷花园“吆喝”,这是对家乡的熟稔,更是对“荷花园带来好日子”的认同。
这场村民专属活动,是胡家埭村“生态文旅惠民”的生动实践,不仅消融了村民与美景之间的“陌生感”,更让荷花园成为村民心中的“情感纽带”。
作为沪郊旅游地的新浜荷花园,实实在在惠及了周边村民。每年荷花节期间,创造了园区管理、保洁等工作机会,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今,在胡家埭村,荷花园早已超越“风景”的定义。它是村民相册里的笑脸背景,是老人聊天时的“家乡谈资”,是孩子们作文里的“夏日记忆”,更是乡村振兴的“绿色支柱”。
这个夏天
若你来到新浜荷花园
或许会遇到一位热情的村民
指着荷塘告诉你
“看,这就是我们的家。”
这份带着荷香的邀请
正是乡村与自然共生的智慧
更写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答案
当村民为家乡代言时
便是乡村最美的模样
地址:松江区新浜镇胡家埭村(导航搜索“新浜荷花园”)
门票:29.9元
供稿:新浜镇分中心
编辑:张小小 周加姚
审核:周样波 周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