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市社联 > 文章详情

资讯 | 社科+AI,精彩不断

转自:上海市社联 2025-07-25 12:19:03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举行,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又将碰撞出怎样的精彩?

在第24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期间就有一批活动通过“社会科学视角或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展开,让我们一起了解相关资讯。

《做好这台戏》复旦大学学生社科短剧

在第24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开幕式上,复旦大学中文系同学自创自演《做好这台戏》社科短剧。通过演绎2050年学生与机器人共同排演《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经典片段的场景,阐释人文与AI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携手共进的伙伴。二者在交融中相互滋养,共同绘制出充满智慧与温度的未来图景,携手迎接技术与人文交相辉映的美好明天。演出展示了青年学子对社会科学与人工智能辩证关系的深刻反思,引发现场观众热烈反响。

让AI赋能城市安全发展——青少年AI教育系列活动

上海市大数据社会应用研究会举办了 “让AI赋能城市安全发展”青少年AI教育主题活动。活动以青少年AI安全教育科普为主题,组织机器人现场参观体验和专家面对面交流,聚焦当前人工智能应用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机遇和风险问题,顺应AI技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潮流,坚持AI健康有序发展的理念,通过增强AI安全协同教育,引领青少年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应用与发展前景,高校和企业携手共同努力提升青少年对AI应用的认知水平。

“AI下会计发展新趋势”主题辩论赛

上海市会计学会和上海电气集团联合举办“AI下会计发展新趋势” 主题辩论赛,并通过 “腾讯直播” 平台同步直播。辩论赛赛题为“AI 下财会人员能否被机器替代”,来自机电股份、三菱电梯、集优集团、核电集团、自动化集团等会员单位旗下的14支参赛队分为七组,持正反双方论据围绕技术可行性、成本逻辑、人类价值等多维度展开激烈辩论。有关评委对整场赛事的例证、质询攻防、自由辩论环节进行专业点评。活动通过思想碰撞,探索AI技术对财会行业的影响,赋能行业和本市的高质量发展。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人工智能赋能建筑行业实务”主题讲解与成果展示活动

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与上海荷福人工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人工智能赋能建筑行业实务”主题讲解与成果展示活动。活动特邀荷福研究院副院长邵宇丰作专题讲解,介绍当前人工智能赋能建筑行业的运用实践,及其在城市更新及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从事城市经济研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及城市更新的专家学者及大学院校、研究院等相关专业部门和关心人工智能发展的人士等参加活动。

“智能化技术研发与应用前景”科普讲座

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研究会举办“智能化技术研发与应用前景”科普讲座。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王资凯副院长作专题报告,回顾人工智能从初创到产业形成的过程,介绍中美AI发展的差异及面临的复杂环境;分析DeepSeek给人们带来的有益启示;解读目前各国对新技术的监管方式;提出新一轮AI技术在企业/组织中落地的策略;呈现复杂环境下AI实践的案例;归纳智能化技术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全体驻会人员、来自各企业集团、高等院校的部分理事会员及相关业内人员等现场聆听。

“大模型思维链原理与应用”主题讲座

上海市思维科学研究会、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联合举办“大模型思维链原理与应用”主题讲座。讲座由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金融科技产品部研发负责人周铭吉主讲,针对中学生进行大模型思维链原理的科普,帮助学生了解AI思维链技术的核心原理和应用价值,并切身体会科技成果如何作用于产业和生活。

“AI时代赋能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以Deepseek为例”科普讲座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举办“AI赋能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以Deepseek为例”科普讲座。学会副会长叶维弘主持,特邀复旦大学 MBA 人力资源协会常务理事、《人力资源》杂志领衔专家徐钢担任主讲,深入解析了生成式 AI(AIGC)技术对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的重塑作用;通过多个实战案例展示了 AIGC 的应用潜力;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走向是“技术赋能+员工体验+生态协同”的三维转型框架,吸引全市人力资源领域从业者200余人参加。

“DeepSeek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演讲会

上海市商业会计学会举办“DeepSeek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演讲会。演讲会由汇付天下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金源正高级会计师作主题分享,从AI技术发展与典型案例、AI在财务领域的应用与挑战和AI财务应用的落地策略与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讲解。进入决赛的三位选手还分享了DeepSeek在财务领域应用的经验、体会和建议。

上海市第一届“立信杯”AI智能体创新设计大赛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联合阿里云、蚂蚁数科共同举办上海市第一届“立信杯”AI智能体创新设计大赛。本次赛事吸引了企业高管、技术专家及学校师生代表等500余人参与。大赛积极响应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号召,致力于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技术实践能力,培养AI时代所需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以契合智能时代对于人才发展的需求。未来,赛事将通过培训辅导、企业导师指导等方式持续赋能参赛团队,助力优秀项目落地,推动上海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道德增强与社会责任”圆桌论坛

上海市伦理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应用伦理研究院、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与工程伦理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人工智能伦理治理:道德增强与社会责任”圆桌论坛,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论坛。本次论坛为专家学者提供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平台,围绕“道德增强与社会责任” 主题,就责任伦理框架构建、人机共生的美德系统、劝导技术的道德影响、价值观技术化、人工智能滥用以及气候治理中AI 应用的伦理问题等多方面展开交流与思想碰撞,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对推动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挑战,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工智能驱动的计算文化研究”主题讲座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人工智能驱动的计算文化研究”主题讲座。特邀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苏祺主讲,探讨人工智能与数字人文研究的交叉融合,推动新文科背景下人文研究的范式创新。苏祺深刻揭示了数字人文作为新文科建设的前沿领域,如何革新传统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式。她以其团队在古籍大规模语料库建设中的实践为例,详细展示了如何运用多模态模型、自动整理系统等数字技术解决古籍研究中的难题,并通过互文分析等计算方法,揭示思想流派的历史变迁。这场讲座不仅展现了人工智能赋能人文研究的广阔前景,也为推动数字人文的跨学科合作提供了宝贵启示,系统呈现了人工智能在数字人文领域的前沿应用,为听众提供了跨学科研究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