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持续高温,致命急症热射病进入高发期。专家提醒,热射病不同于普通中暑,可引发多器官衰竭,死亡率极高,必须高度警惕。市民应识别热射病早期信号,把握黄金抢救时间。日前,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成功救治了一名热射病患者。 近期医院急诊科接诊多例中暑及热射病患者。急诊医生表示,从近几日的救治中发现,职业性热射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独居老人及个人劳作的病人为高发群体。前几日,一位57岁男性连续多小时修缮自家屋顶时突发昏迷,经120急救送医后被确诊为热射病。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化学胜告诉记者,患者来院时,皮肤是干燥且烫手的。到急诊后,经测量体温40.2度,心跳180次每分钟,化验结果显示患者已出现肝功能异常、急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异常等情况,医院及时对患者进行降温补液等处理,经过两小时抢救后,患者体温降了下来,开始恢复意识。 该患者经重症医学科治疗一周后康复出院。医生指出,热射病典型特征为无汗、高热、意识障碍,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必须立即就医救治。化学胜提醒,在拨打120急救电话的同时,要立即对病人进行降温处理,可以用凉水毛巾擦拭大动脉的大血管处,如颈部、腋窝或者腹股沟,也可以用风扇、冰块加速降温,有研究结果显示,快速降温每提早10分钟,死亡率会降低10%。 医生提醒,7月到9月是中暑高发期,建议避开上午11点至下午3点的高温时段外出,户外作业者应每半小时到阴凉处休息片刻,并及时补水。如出现意识障碍,切勿强行喂水,以免引发窒息风险。另外,独居老人不要舍不得开空调,子女要多关注,督促其开空调降温。 记者:石思嫣、范梓珺(实习) 摄影:顾晟凡 编辑:顾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