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嘉定区区长高香在《2025夏令热线·民生方法论》中表示,嘉定持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的温度和精度,服务好每一个家庭最大的牵挂。主打“我嘉养老”服务品牌,做优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并以三个“嘉”托起一米高度的幸福。
清晨,在南翔镇云翔“我嘉・邻里中心”的社区食堂飘出馒头香,阿姨爷叔们端着餐盘找座位;中午,在三楼的宝宝屋里,刚满两岁的孩子踮着脚够玩具架;下午,一场儿童议事会正在举行——这是嘉定区“一老一小”的日常,却藏着城市治理的民生答卷。
嘉定区区长高香介绍,目前嘉定户籍人口老龄化率已达到34.6%,其中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4万,占户籍人口比重的5.1%,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养老服务等不起也慢不得。近年来,我们正在积极打造‘我嘉养老’服务品牌,具体办法就是把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这篇文章做好做实做优。”高香告诉记者。
走进云翔“我嘉・邻里中心”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老人们正在上书法课,居民张占军挥毫写下“老有所乐”四个大字。下楼吃饭,上楼写字,这里让他的银发生活有滋有味。
张占军说:“我就是在这里日托,写写字,还能交点朋友。吃饭在一楼的助餐点,解决了老年人‘买汰烧’的难题,荤素搭配,味道好又实惠!”
这样“小而美”“小而精”的为老服务中心,在嘉定已遍地开花。38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68个日间照护中心、68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加上24家养老机构的9211张床位,织成了一张“15分钟养老圈”。
高香介绍,这背后是“我嘉养老”品牌“五个度”的方法论。
通过“优化布局+强化功能”来实现供给水平显高度;通过“细化措施+精准匹配”来实现服务保障增温度;通过“内涵拓展+模式更新”来实现改革创新重力度;通过“数据赋能+技术迭代”来实现智慧养老提速度;通过“群众评议+机构支撑”来实现社会参与有广度。
嘉定区通过“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把养老服务触角延伸到老年人的“家门口”“社区里”,努力满足全区老年群体对于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新愿景。
从为老服务中心出来,就听到宝宝屋里的笑声格外爽朗。短短数十米,却串联起人生两端的需求。
高香表示,“一老一小”并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每一个家庭内心深处最大的牵挂,做好“一老一小”服务和关怀,就是为每一个家庭托起“稳稳的幸福”。
嘉定把“一米高度看城市、看世界、看未来”的儿童友好理念积极融入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让“大手”牵着“小手”,共同打造有温度、重关怀、显善意的儿童友好城市。
这种“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理念,让成长充满参与感。在嘉绣社区,一场特殊的“儿童议事会”正在进行。
滑梯要加个遮阳棚、图书角多放点绘本,这些“小小规划师”七嘴八舌的建议,都被指导老师林琳认真地记录下来。
林琳告诉记者,儿童议事活动鼓励孩子们对社区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鼓励他们一同参与社区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
这不仅丰富了小朋友们的课后生活,也解决了很多“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
此外,嘉定也强化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开展“邻家妈妈”、“花儿绽放”等品牌服务,面向困境未成年人创新推出各类服务行动。
“这就是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中,我们提供的温暖有爱的‘嘉’港湾。”高香介绍道,实际上,嘉定的很多公共服务品牌都有一个“嘉”字,比如“我嘉·邻里中心”、“我嘉餐厅”、“我嘉养老”等等。而嘉定的儿童服务秘诀也藏在三个“嘉”里。
优质多元的“嘉服务”——拓展托育服务资源、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加强儿童身心健康服务“三管齐下”。
嘉定区已经成功创建“全国教育普及普惠区”和“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同时还有6所学校被评为“儿童友好学校”。
美丽绿色的“嘉空间”——依托城市更新、小区改造等,着力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并在全区各街镇打造“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
温暖有爱的“嘉港湾”——强化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把关爱关怀传递到每一个有需要的家庭。
展望“十五五”,高香表示:“我们将把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质量,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理念融入到‘十五五’规划中去。织好养老服务‘幸福网’和关爱儿童‘守护网’,用我们的贴心服务,更好实现‘朝夕相伴、幸福满格’。”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