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胰腺癌早期难发现?这些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

转自:徐汇通 2025-07-25 09:09:37

胰腺肿瘤作为消化系统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其诊治难点在于早期症状隐匿、确诊时多为晚期,且预后较差。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胰腺肿瘤的诊疗手段也在不断进步。

图片来源:千图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副主任刘辰指出,胰腺肿瘤的早期发现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胰腺肿瘤患者在早期通常没有任何特异性症状,很多患者在出现症状后会误诊为其他疾病,如肝炎或骨科疾病,从而延误治疗。

识别胰腺肿瘤的高危人群对于早期筛查至关重要。具有特定风险因素的人群更需提高警惕,比如有肿瘤家族史者,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胰腺癌或其他消化道肿瘤病史的人群。再比如拥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酗酒及工作压力较大或肥胖人群。此外,突发糖尿病患者,尤其是50岁后无诱因出现的血糖异常,以及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腰背痛,且无明显骨科疾病的人群,都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这些高危群体,建议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联合影像学检查,其中增强CT和核磁共振成像是目前较为有效的筛查手段。

在治疗策略上需根据肿瘤性质制定个体化方案。对于良性肿瘤的治疗,如较小的囊性肿瘤,通常不需要立即手术干预。如果病灶无明显危险因素,可选择定期观察。对于低度恶性肿瘤的治疗,如神经内分泌肿瘤、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其治疗策略相对灵活,这些肿瘤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保留功能的手术。针对恶性程度高的胰腺癌,根治性手术仍是主要治疗手段,要求完整切除肿瘤并清扫区域淋巴结,必要时需行全胰腺切除。这类患者往往在术后需要长期药物辅助消化和控制血糖。

如今,微创手术的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新选择。其具有手术视野更清晰、手术操作更精细、术后恢复更快等优势。临床实践中应严格遵循“肿瘤根治优先”原则,结合患者解剖特征、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手术团队经验进行个体化决策。

刘辰指出,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多学科协作(MDT)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手段。MDT门诊整合外科、内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学科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建议采用转化治疗策略。通过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将不可切除的肿瘤转化为可切除的肿瘤,从而为患者争取手术机会。

记者:吴会雄

编辑:孙清渠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