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松江 > 文章详情

“敢飞的勇气”+“制度的底气”!长三角三地代表齐聚松江研讨低空经济制度构建

转自:上海松江 2025-07-24 19:39:16

7月20日,一场围绕低空经济制度构建、协同治理与可持续机制的深度交流在松江展开。来自长三角区域上海、苏州、嘉兴三地政府、企业与研究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聚焦“从敢飞到善治”的关键跃升,推动低空经济由点状试验迈向体系建设,从地方突破走向区域协同。

当前,随着eVTOL、低空物流、无人机城市出行等新兴应用场景加速成熟,一个以空域为媒、技术为核、制度为纲的新型产业体系正在成形。这一演进过程倒逼治理结构由“技术驱动”走向“制度先行”,不仅重塑着产业的边界,也考验着城市的治理能力与制度供给水平。

交流现场,围绕低空治理空间的释放、跨区域协同机制的建立以及“政策—技术—资本”三元联动的路径构建,多方展开了讨论。议题直指当下低空经济发展的“硬骨头”,也释放出制度层面全面升级的强烈信号。

低空经济专题对话平台当天同步揭牌,成为区域ESG治理框架下首个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支节点。作为一体化机制平台的延展,该平台此前已围绕绿色制造、园区碳中和、金融治理等方向建立起跨领域交流机制,而今借由低空产业的嵌入,ESG理念也开始深度渗透到空中经济的全生命周期治理之中。

现场多位专家从制度底层逻辑、电磁频谱治理、城市运营机制与场景闭环搭建等维度进行深入阐述。有观点指出,低空并非单一的物理空间,而是电磁空间、法律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多重叠加,制度模糊、规则滞后将成为行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变量。也有技术人士强调,频谱资源管理亟待顶层设计与属地联动协同推进,以免制约行业长远布局。

在随后进行的圆桌对话中,来自法律、制造、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嘉宾,围绕“最后一公里的制度障碍”“资本准备度”“制造业如何向空域拓展”等问题展开观点交锋。尽管路径不同、立场多元,但共识正在显现:低空经济的未来,取决于空中技术有多先进,更取决于制度设计是否领先一步、治理机制能否同步成长。

“低空经济的发展,既要有制造链条上的‘制造力’,也要有制度体系内的‘治理力’。”G60联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地方在推进低空经济过程中,不仅要有“敢飞的勇气”,更要有“制度的底气”。松江正持续发挥制度创新优势,打造清晰、开放、稳健的规则体系,为低空经济的落地营造良好发展土壤。

记者:韩海峰

图片:受访者供图

编辑:张小小

审核:周样波 周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