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在“AI+千行百业”航道中找准方向,创100+创业训练营为企业“听诊把脉”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7-24 18:03:12


当前,AI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如何在创业航道中找准方向?7月24日,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再度开启创100+创新论坛暨第五期创100+创业训练营。初创团队们带着他们的项目齐聚于此,共赴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征程。



现场,既有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青年科学家、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赵斌等专家带领创业者进行人工智能前沿科技发展与应用探索,也有来自浦东的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作为“前辈”,为现场怀揣热情的AI产业创业者“听诊把脉”。



“产业赋能仍在探索阶段,科学家和企业家都不能完全定义未来产业,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本、更多的企业进入,共同去赋能AI的发展。”赵斌表示。


对于创业者来说,进入AI赛道后,带着核心技术如何快速实现商业化、产业化,加速让产品走出实验室迈入真实应用场景是关键。上海海智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米永东在现场用实际服务案例阐释了AI如何加速创新产品落地,“智创新验证研究院通过结构化数据库显著提升创新供需匹配效率,针对从0到1的创新孵化阶段,打通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傅利叶是一家土生土长的浦东企业,总部位于张江。2015年,当大多数机器人企业扎堆工业赛道时,傅利叶选择了一条以人为本的路——用机器人技术赋能康复医疗。如今,其智能康复产品已进入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医院和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落地300个智能康复港,累计覆盖患者超百万人。


作为创业“前辈”, 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用机器人事业部总裁周斌带来了对当前最火热赛道“具身智能”的热点探讨。他认为,“AI正从辅助工具升级为环境理解者与协同创造者,为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点燃颠覆性创新的火种,极大拓展了技术应用的‘无限’想象空间。”


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是上海的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伴随着几代创业者的成长,不断探索构建更优的创新生态、孵化培育企业的创新模式。2021年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携手优秀毕业企业,整合企业资源、投融资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和产学研资源联合打造“创100+创业训练营”,为怀揣梦想的早期创业团队搭建赋能平台。



一位学员表示,“我带着高校创业项目加入训练营,想系统学习创业知识,给自己注入点‘创业基因’,同时优化项目方案,更敏锐地捕捉市场需求。”


记者了解到,随着第五期创业训练营的正式开营,新一批聚焦AI新赛道的初创团队将正式踏上为期百天的创业之旅。未来百日,入选创业者将深度链接“过来人”智慧,与行业标杆创始人面对面,汲取实战真经;通过工作坊、路演等,促进学员互助,高效对接资源与资本,打磨产品与模式;紧密围绕人工智能主题,赋能技术驱动型项目,加速其核心突破与商业化落地。


“创新者在创业过程中总会遇到手足无措时,这时候资源的作用就会凸显,科技创业中心、创业训练营等服务机构,就是为企业提供导师等资源源头,因为导师们看得多、听得多,可以帮助企业化解困难。”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国认为,更多创业者的成功是彰显上海是创业热土的最佳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