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跨省超限运输监管难、企业异地处理处罚跑断腿怎么办?沪苏浙皖共同破题!
从信息互通到证据互认,从异地处罚到闭环管理,四地交通执法部门共同试点推进长三角区域非现场治超案件协同处置工作,让跨省治超执法更高效,切实解决企业“跨省处置不方便”的痛点。详见↓
四地执法部门
初步形成五大协同共识
今年6月,长三角区域交通运输联合执法监管工作联席会议(筹备会)在浙江嘉兴召开,明确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牵头破解区域联合执法难题,标志着一场覆盖沪苏浙皖的非现场治超案件协同处置试点正式启动。
执法总队以“6·12百吨王闯关”案件溯源为切入点,与江苏、浙江、安徽执法部门共同试点推进长三角区域非现场治超案件协同处置工作。
相关链接:“百吨王”深夜闯卡!沪浙执法部门30小时内联合破案
7月起,执法总队先后联合安徽蚌埠、江苏连云港交通执法部门召开对接会,围绕如何处置当地企业在沪超限运输案件展开深入研讨,推动数据共享、异地处罚等跨省协同举措落地。
最终,四地执法部门初步形成五大协同共识,为跨省治超装上“加速器”。
深化信息互通,推动三省一市企业信息与执法数据的互联共享;
建立证据互认机制,研究制定非现场治超案件证据互认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发挥车籍地执法优势,委托当地交通运输执法机构制作送达地址确认书、收集当事人相关信息材料;
试点跨省异地处罚,本地道路运输企业对其车辆在外省市非现场超限数据确认无异议的,可以由车籍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门处罚;
确保案件形成闭环,对当事人不配合调查询问、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应当根据相关规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便民措施试点落地
可实现“零跑腿”办理案件处置
近期,执法总队联合苏皖两地执法部门分别召开了高频违法企业约谈会,对在沪涉嫌超限运输的15家重点企业进行约谈和普法宣贯,同时听取企业方的意见建议。
“跨省处置不方便”是企业集中反映的难题。“以往我们收到处罚通知书,还要回当地的执法部门处理,一来一回最少就是一天,很不方便”,仁庆物流的负责人告诉小交。
针对企业诉求,管理部门本着“执法严、服务优”的宗旨,推出了便民举措: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认定无异议的当事人,可试点申请选择由车籍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门处罚或者由上海交通执法部门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开展全过程处理,免去异地奔波的麻烦。
目前,执法总队正与江苏连云港、浙江嘉兴、安徽蚌埠、安徽亳州交通运输执法部门试点推进非现场治超案件协同处置工作,共同对近一年来四地所属企业车辆在沪非现场超限运输151起案件开展调查处理。
截至7月22日,已立案46起,作出处罚决定并缴款4起。
下一步,执法总队将继续深化与苏浙皖三地执法机构的合作,以典型案例为突破口,打通执法堵点,通过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让长三角非现场治超协同处置机制更成熟、更高效,为区域交通一体化筑牢执法保障网。
来源:市交通委执法总队
撰文:刘超
编辑:周杰
精彩看点
关注!在一天最热的时间段,如何保障地铁“生命线”?
公示 | 2025年度上海市“绿色出行、精彩‘申’活”摄影大赛结果揭晓
好消息!焕然一新!
上海市交通委宣传展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