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RCC)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肾癌缺氧与高乳酸的微环境为一种新型翻译后修饰——赖氨酸乳酸化(lysine lactylation, Kla)提供了理想条件。乳酸曾一度被视为糖酵解过程的代谢“废物”,近年来却被发现可以介导乳酸化修饰并调节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从而影响基因转录活动及肿瘤的恶性进程。尽管组蛋白乳酸化的机制已有较多探索,非组蛋白乳酸化,尤其是在肾癌中的作用仍属空白。
7月17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合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ell子刊《Molecular Cell》(影响因子16.6)上线题为“YTHDC1 lactylation regulates its phase separation to enhance target mRNA stability and promote RCC progression”的研究论文,并被选为当期封面文章。该研究揭示了乳酸化修饰通过增强RNA结合蛋白YTHDC1的相分离能力,保护其靶mRNA转录本不被PAXT复合体降解,从而驱动肾癌进展的新机制。基于此,靶向YTHDC1乳酸化修饰的干预策略,有望成为治疗肾癌,甚至克服靶向药物(如舒尼替尼)耐药性的新型靶点,为临床肾癌患者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转化医学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我院科研处戴晨昀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
定量乳酸化组学揭示了肾癌乳酸化的全局景观。
缺氧通过p300介导YTHDC1第82位赖氨酸乳酸化,驱动肾癌进展。
YTHDC1乳酸化促进相分离凝聚物形成。
该凝聚物保护致癌mRNA免受PAXT-外切体复合体降解。
原文链接:https://www.cell.com/molecular-cell/abstract/S1097-2765(25)00546-5
▲当期封面
▲文章首页
图文|科研处
编辑|张鹰妮
责任编辑|谢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