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举行正酣。本次展会面积6万平方米,参展商数量近300家,陆续举办30多场论坛活动。其中,超过19件全球首发产品、25件全国首发产品亮相,助力上海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
从2024年起,低空经济已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在本次博览会上,不少企业从以前的秀产品展商,变成了生态的赋能者。
将研发总部落在浦东的国内低空经济赛道领军企业御风未来,今年已下线首架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也是上海今年首批下线的适航构型低空飞行器。在本次博览会上也有新收获。
展会期间,御风未来分别与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围绕低空基础设施标准建立、低空应用场景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等方向深入协同,携手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空经济示范样板”。
御风未来创始人兼CEO谢陵表示,各地低空经济国资平台是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重要推动者、低空示范应用场景的开拓者、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心平台、低空飞行安全保障的重要参与方,将成为推动行业成熟的关键力量,为构建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低空经济生态提供重要支撑。
作为民用航空产业的“领航者”,上海近年来持续发力低空经济,已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
博览会上还充分展现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科创金融等领域与低空产业的结合。如参展的浦东企业上海中研宏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协氢(上海)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模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远铸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分别带来了在新材料、氢能无人机等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专家普遍预计,低空载人出行迎来“元年”还需3到5年时间,特别是大规模安全运营还有待探索和验证。只有上下游共同发力,才能让低空经济飞向更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