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从全国劳模、上海市劳模、“医德之光”“医德楷模”等荣誉获得者中遴选录制对象,涵盖临床、科研、公共卫生、援外医疗等多个领域。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全国先进工作者陈尔真、周平红、孙晓东,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王琛、石向东、沈鑫,上海市模范集体虞先濬胰腺外科团队,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194批援摩洛哥医疗队队长范晓盛等10位代表人物及团队将通过现场讲述与历史影像,生动呈现医者职业生涯中的医德传承。
节目突破传统说教模式,采用“讲述+VCR”双线叙事。VCR板块以“大师风范 医德传扬”“先锋卫士 共守健康”“术精情浓 医者仁心”“临床研新 医道攀登”“聚力前行 共筑医路”五大主题划分,通过纪实镜头捕捉急诊室抢救、社区医疗服务、手术室细节等场景,通过医者的自我讲述,将仁心具象化为可感知的故事。
“听党的话,做人民喜爱的好医生”是医学泰斗用毕生心血铸就的医者丰碑;“选择最接近英雄的职业”的他们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为城市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健康防线;“常怀仁爱之心”让医者不仅成为生命的守护者,更是心灵的慰藉者。在“一切为了病人”的精神引领下,我们看到了是医学攀登者们的勇气和坚守,在“独行速、众行远”的信念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团队的协作与奉献。
全国劳模、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原院长俞卓伟,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医大师严世芸等多位专家为医学后辈们送上的殷殷寄语,希望青年医生常怀“见彼苦恼,君已有之”的人文情怀,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医者。
“修医德、行仁术,敬畏生命,勇于担当,坚守初心”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希望上海医务人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尚医德、钻研医术、秉持医风、勇担重任,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进程中发挥好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首板块聚焦王振义、顾玉东等医学泰斗,通过历史影像与现场访谈,还原他们从医数十载的坚守与突破。王振义院士曾言:“医生的价值在于让患者重获希望。”这一理念贯穿其职业生涯,成为无数年轻医者的精神灯塔。
陈尔真、沈鑫等代表医务工作者在急诊室与公共卫生一线的奋战。陈尔真医生在疫情期间带领团队建立“方舱医院”,沈鑫则在疾控中心追踪病毒轨迹,他们用行动诠释“与时间赛跑”的医者使命。
石向东、王琛等医生通过具体案例展现医术与人文的平衡。石向东在社区医院用针灸为老人缓解病痛,王琛在龙华医院手术室以一句“别怕,我们在”安抚患者,这些细节让医者形象更具温度。
周平红、孙晓东等医学科学家分享创新历程。周平红团队研发的“内镜微创技术”改写国际标准,孙晓东在眼科领域的突破为盲人带来光明,他们证明“医者不仅是治疗者,更是探索者”。
虞先濬胰腺外科团队、范晓盛援摩团队展现协作精神。前者以多学科协作攻克癌症难题,后者在摩洛哥沙漠中建立中国医疗站,诠释“医者无界”的大爱。
7月26日
让我们共同锁定
上海教育电视台
感受这份穿越屏幕的温暖与力量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