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小区里的爱心课堂,守护孩子们的暑期时光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7-23 17:15:32

近日,在控江路街道团工委、控江路街道社区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控四(1)、控四(2)与欣辉居民区携手上海杉达学院教育学院小学教育系开展的“控江四村公益暑期成长营”顺利结营。

这一“家门口”的成长营以公益暑托为核心纽带,聚焦小区内双职工家庭、特殊困难家庭等暑期看护痛点,不仅为控江四村的家长们缓解暑期“看护难”,更为青少年搭建起多元成长平台。在为期12天的公益成长营中,20名7-14岁的孩子在小区共创实验室里开启了充实的“成长充电”模式,从科学探索、文化体验与实践协作中收获知识与欢乐。

多重守护,安全有保障

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协同托举。以水永根、张琛琇为代表的社区志愿者主动请缨,与热心家长、居委干部共同组建起保障团队,用细致入微的付出筑牢安全防线。他们在每天活动前都会对场地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排查电路隐患,致力打造“家长放心、孩子开心”的成长空间。

上海杉达学院、上海科技管理学校的10名大学生志愿者则是孩子们的“全能陪伴者”,不仅承担着课程协助、活动组织的任务,更成为了孩子们的“知心哥哥姐姐”,用青春力量为这场公益暑托注入温暖底色。

多元活动,成长添色彩

来自于上海杉达学院“LED 社团”的志愿者们化身为科学引路人,带领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科学探究世界。他们带来了丰富的实验器材,从 LED 灯珠、导线到收音机零件包,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探索科学奥秘,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力量,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未知的种子。

社区的爷爷奶奶们则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充满温度的“关心下一代”传承活动。在非遗课堂上,童谣老师水永根爷爷逐字逐句教孩子们学唱和创作童谣,软糯的童声与爷爷洪亮的唱腔相互呼应,让童谣在欢声笑语中焕发新生。

书画课上,擅长书法的钟建康爷爷、周光武爷爷手把手教孩子们握笔、运笔,从简单的笔画到完整的汉字,提升孩子们的文化修养;肖金兰奶奶发挥她的编织特长,带着孩子们编织着绒线花束,耐心教孩子们起针、绕线、收边...此外,爷爷奶奶们还组织孩子们观看《地雷战》等红色影片,在观影后用讲故事的方式,结合自身经历讲述革命年代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厚植家国情怀。

多向奔赴,温情满社区

胡静薇小朋友的奶奶说,“孩子现在经常在家唱新学的童谣,唱得有模有样。感谢居委在小区里办成长营活动,不仅离家近,省去了接送奔波,而且小孩子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很开心”。上海杉达学院的志愿者王智恺表示,“今年是我们第二年到控江四村开展LED科学活动。当看到小朋友们完成实验后,眼中闪烁的成就感与对科学的热情,我感到由衷的开心与骄傲,期待未来能继续陪伴更多孩子,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点亮他们的梦想之光。”

这场夏日的成长营虽已落幕,但温暖的种子正在小区里悄然萌发。未来,控江路街道将继续深耕少先队幸福教育实验社区建设,通过链接更多资源搭建科学探索、才艺展示、伙伴交往等多元成长平台,让更多青少年能在社区里找到专属成长空间。

文字 | 宋玥

图片 | 宋玥

编辑 | 周梦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