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一批重磅展览接连登场,浦东夏日文化消费市场亮点多多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7-06 11:03:24


热浪来袭,浦东的夏日文化消费市场同样“热”力全开!除了浦东美术馆正在热展中的“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外,还有很多特色展览为市民游客献上文化“大餐”:艺仓美术馆带来纽约街头艺术大师的情绪宇宙,中华艺术宫即将开启上古神兽的裸眼3D秘境,“吉光盛京——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文物珍品展”在浦东历史博物馆开幕,上海博物馆东馆推出“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


几大重磅展览接连登场,以“文化+”为引擎,融合前沿科技、沉浸体验与历史韵味,为市民游客带来层次丰富、玩法多样的文化大餐,文旅商体展联动,激活浦东夏日消费新活力。


步入粉色沙滩和“情绪宇宙”


面朝黄浦江的艺仓美术馆,今夏变身市民游客“玩沙滩”的新去处。“肯尼?沙夫:情绪宇宙”是艺术家在中国的首个美术馆展览,同时也是2025上海夜生活节活动之一。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7日。



本次展览最大亮点,是将美术馆整个4层空间打造成一个沉浸式“沙滩俱乐部”。装置作品精准捕捉了洛杉矶阳光明媚、轻松惬意的海滨氛围,里面陈列着沙夫设计的纪念品,将怀旧情调与其标志性波普美学完美融合。


观众可以穿着人字拖与沙滩装,或赤足踏沙而行,全然沉浸在这片独一无二的“粉色沙滩”中。记者获悉,展览方还将举办海滩主题派对及特邀DJ现场助阵,点亮夏夜。



展览以“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敬畏”六大情感为脉络,系统呈现沙夫超过120件绘画、雕塑及装置作品。从标志性的“涂鸦怪脸”到“情绪小怪兽”,从深受科幻电影、卡通动画与俱乐部文化启发的“宇宙洞穴”元素作品,到融合艺术史风景画与涂鸦艺术的“宇宙花园”元素作品……沙夫构建的视觉语系,早在网络表情符号诞生前便已捕捉人类表情与情绪的复杂关系。



“通过展览‘情绪宇宙’,我们希望能打造一场沉浸式的情绪之旅,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引发观众共鸣。”沙夫说:“展览汇集了我数十年的创作,其中大部分作品在今天看来,仍和当年创作时一样富有现实意义。我非常期待中国观众进入美术馆,感受我的艺术世界。”


“烛龙秘境”即将开启

以《山海经》神兽为主题的沉浸式裸眼3D装置艺术展——“山海经之烛龙秘境”,将于7月15日登陆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这也是2025上海旅游节的重点活动之一。



展览聚焦《山海经》中磅礴的创世神祇——“烛龙”(身长千里,掌自然、控昼夜、驭生息)。它将利用裸眼3D、全息激光、互动传感等前沿数字技术,在2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里,让这位上古神兽“破壁而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当观众步入展厅,将置身一个虚实交织的神话宇宙,获得多维度震撼的艺术体验。独创的“星际启航-迫降探索-追龙寻缘”剧情线,将引导观众穿越星际漩涡、漫步幻境桃林、探访龙鳞洞穴,“烛龙”的奥秘将层层揭示。



中华艺术宫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数字交互技术不仅是视觉奇观的载体,更是传统文化的转译器。基于这些融汇当代美学与科技呈现出的独特内容与形式,观众也将成为展览的参与者,去触摸、去感知、去品味一场神秘而宏伟的视觉盛宴,展开一次全新多元化体验。”


金瓦红墙下的“吉光盛京”


金瓦红墙“空降”浦江之东,近日,为庆祝沈阳故宫营建400周年,“吉光盛京——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宫文物珍品展”在浦东历史博物馆隆重开幕。


这是沈阳故宫所藏清宫文物珍品首次来到2000公里外的上海,呈现一场跨越时空的清代宫廷艺术盛宴,并再续一段深厚的历史前缘。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皇家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关外唯一的皇家建筑群。本次展览精选展出61件/套院藏珍品,其中国家二级文物10件/套,三级文物51件/套,分设“经纬华章”“器韵流光”“吉纹万象”三大单元,带领观众近距离感受宏大历史中的宫廷生活细节与极致工艺。



步入“经纬华章”展区,一件清杏黄纱平金彩绣金龙单袍占据视觉中心。龙袍以九条金龙统御山河,十二章纹与海水江崖纹密布其间,彰显“一统山河”的威仪。在“器韵流光”展区,一对铜镀金甪端香薰昂首而立,既是皇权威仪的象征,亦为实用熏香器具。“吉纹万象”展区则通过如掐丝珐琅松鹿如意、银镀金寿字火碗、掐丝珐琅大吉葫芦挂屏等器物,为观众揭开“符瑞”之谜。



展览背后,深藏一段与浦东的特别情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支持沈阳故宫建设,经国家文物管理部门同意,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从北京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单位调拨了大量文物,成为其藏品主体。这项工作的关键支持者,时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吴仲超,正是浦东人,他的故居坐落在浦东大团镇。因此,本次展览亦是浦东与沈阳故宫深厚文化情缘的再续。


探源中华古国,见证龙腾之路


“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目前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向公众免费开放。这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四展,展览联合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等二十家博物馆与考古机构,甄选三百余件文物,汇聚红山考古百年成果及最新发现。这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红山文化主题展,超过四分之一展品为首次公开展出。



本次展览以故宫博物院藏的红山文化“C”型玉龙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的红山文化玦形玉龙为引,通过“龙出辽河”“龙行红山”“龙衍九州”三个单元阐释红山文化信仰统一、礼制初成的古国面貌,探究其如何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明发展之路,实证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回答“何以中国”的历史之问。



本次展览的展陈设计旨在以现代语汇诠释古老文明,用“红山红”“石墨灰”作为展厅主色调,辅以米色、翡翠绿、灰绿以凸显文物,整体“以山为形”,通过艺术装置延伸至公共空间,以展柜延续山形符号,地面勾勒女神庙线图,辅以牛河梁遗址沙盘与多媒体阐释“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并等比例复原积石冢,直观展示葬俗,引领观众寻根问祖,探源中华古国,见证龙腾之路。结语部分,展厅以原创动画演绎新石器至汉代龙形象演变,生动溯源图腾传承。



上海市文旅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认为:“红山文化中发达的祭祀礼仪体系反映了中国文明起源的道路与特点,是中华礼制之源;蜷曲如虹的玉龙则确立了‘崇龙尚玉’的精神内核,也为中华民族意识中‘龙的传人’找到了根脉。”


配合此次展览,上博文创也围绕红山文化中的陶器、玉器元素以及龙文化的兴起与传承等主题,推出“是以红山”“来龙去脉”“以玉为礼”三大系列,共153款文创产品,涵盖冰箱贴、毛绒玩具、布包、书签、雪糕、首饰等多个品类。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沉浸艺术,触摸历史,探索神话!从艺仓美术馆的情绪沙滩俱乐部,到中华艺术宫即将开启的烛龙数字秘境,再到浦东历史博物馆的金碧辉煌宫廷珍藏,更有上海博物馆东馆推出的“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大展,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浦东今夏四大文化项目各具特色,深度融合文旅商体展多元业态,创造新场景、延长停留时间、丰富消费选择,有效激活区域消费新动能,强力拉动“夏日经济”。


这个夏天,来浦东感受文化的磅礴力量与无限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