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全市率先!彭浦新村街道试行小区树木“码上治理”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4-15 21:23:10

今年3月,80株随着彭一小区旧改原址迁移的“树居民”重新回到故土安家。多位见证这一温馨时刻的居民们欣喜地发现,其中,一些珍贵的“长者树木”还被挂上了一张铭牌,上面不仅详细记录了科属、习性、树龄、旧址种植地等,还有一张二维码“树码”。

这张“树码”,

正是彭浦新村街道结合物联网技术,

为树木量身定制的“‘彭浦码’数字身份证”

据悉,从今年2月起,彭浦新村街道在全市率先试行小区树木“一树一码”智慧管护模式,步入从“林长制”到“林长治”的“码上治理”新阶段。

为做到信息准确、不遗漏,街道专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对辖区内66个居住小区内胸径超过10厘米的乔木开展全面排查和信息采集。每一株乔木的具体位置、树种、树龄、胸径、冠径、树高、树木形态、病虫害情况、危险状态、修剪状况、现状照片等详细信息都被一一登记在册,为进一步摸清辖区内绿化资源家底夯实基础。

近期,街道正在为辖区内

登记在册的14000棵乔木

陆续“挂码”。

街道通过“一树一码”为这些乔木建立独一无二的独立编号、专属二维码和电子档案,详细记录树种、胸径、栽种时间、养护记录等项信息,同时,构建形成“树树有人管、信息随时查”的智能化管理体系。

“一树一码”不仅是用科技赋能林长制工作,为城市绿化治理提供“精准化管控、社会化共治、文化性增值”的可持续路径,更激活了绿化资源的文化传播价值和市民关注和参与生态保护的热情。市民打开“随申办”市民云首页,扫描树木的“电子身份证”,就可以获取树种介绍、生态价值、养护知识等科普内容。这项扫码交互功能打破了专业管护的“信息壁垒”,让市民真正从“旁观者”转型“云园丁”,用触手可及的方式爱绿护绿,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记者从彭浦新村街道了解到,目前已经完成2800余株乔木的排摸工作,并为其中的400余棵“挂码”,同时,做好巡查工作,为“挂码”的铁丝及时“松绑”,以防影响乔木的生长。预计今年6月底前,可以实现辖区内全部14000棵乔木“一树一码”建档管理的全覆盖。今后,“一树一码”电子档案还将详细记录树木常规修剪、回缩修剪、病虫害治理以及树木死亡、移栽、补种等方面的信息,方便市民进行查询和监督。

记者:邢蓓琳

编辑:梁慧

资料:彭浦新村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