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产品于2024年12月获得上海市首张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医疗注册证,已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岳阳医院、温州人民医院等10余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试用,累计服务患者超500例,医生认可度达92%,患者满意度85%。”
2024年12月13日,韶脑科技研发的“脑电采集康复训练设备”(沪械注准20242190431)荣获上海市首张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注册证,这一历史性成就不仅标志着国内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重大飞跃,也为智能医疗的未来描绘了一幅光明的蓝图。此次获得注册证的产品,依托先进的运动想象脑机接口技术,将深度革新康复治疗和神经疾病辅助领域,开启医疗康复的新篇章。
产品供临床机构使用,适用于脑卒中(中风)引起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
本产品具有训练参数设置、用户信息加载、数据保存功能。方便医务人员反复查看患者多次训练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本产品通过动画引导患者执行任务,诱发运动功能相关脑区活动冲动,采集脑电信号并传输至计算机,进行软件分析处理,检测患者主动参与训练情况,电刺激患者肢体辅助完成运动动作,同时和动画情景反馈互动。
产品形成了自中枢向外周的主动训练模式和自外周向中枢的被动训练模式。
从中枢向外周,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运用大脑来完成运动想象任务,刺激相应皮层,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重构,并向肢体发送运动信号。
从外周向中枢,患者根据视觉、听觉和触觉反馈对运动现象进行监控、激励和纠正。多种反馈共同形成外周反馈,诱导机体和大脑形成闭合回路,促进“中枢-外周-中枢”刺激环路的形成,增强患者上肢功能康复。
1.首个实现区分左右手运动意图脑机接口医疗器械
2.可选择上肢不同点位进行电刺激,个性化强
3.既可建立个性化模型,也可使用大数据模型
4.自发脑电,安全性高,可激发患者主动性
5.种产品部署形态,适合不同需求
6.激活特定脑区,促进神经可塑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孟霞团队领导了一项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旨在探索脑机接口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康复训练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于2024年4月19日发表于Cell子刊Med上,该临床研究显示,脑机接口康复训练可以在传统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med/abstract/S2666-6340(24)00086-2
作为国内脑机接口技术的先行者,韶脑科技一直深耕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致力于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医疗、康复等领域。
韶脑科技未来将继续致力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推动其在医疗、康复、智能硬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随着脑电采集康复训练设备的临床推广,韶脑科技将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更大的进展,并进一步推动智能医疗和神经康复技术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韶脑科技有信心将公司的创新技术应用于更多领域,让更多患者受益,为智慧医疗的新时代贡献力量。
通讯员:汪宇
编辑:潘乔雨
资料:宝山科技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