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阮希琼
车企与科技巨头云集,2025上海车展马上就要开幕了。作为全球汽车新品首发地和首秀场,上海车展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未来几年的行业趋势。
当下,我国汽车增量市场已经进入以电为主的时代。乘联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为51.1%,较去年同期提升8.7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更是达到了72%。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也在持续攀升: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44.1万辆,同比增长43.9%。
中国新能源汽车正以“加速度”重构全球竞争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车展不仅是竞技场,更是车企向全球市场输出创新能力的“战略高地”。从智驾普及到AI技术,从混合动力到超级快充,这场“创新之战”已提前点燃战火。
智能化加速普及
高阶智驾成为标配
当比亚迪掌舵人王传福将2025年称为“全民智驾元年”时,一场由10万元级车型掀起的“智驾平权”浪潮已势不可挡。一个更深刻的产业转折正在发生:智能驾驶技术从各路玩家的“炫技筹码”,演变为全行业竞争的底层能力。
曾经高端车型才具备的智驾配置正在下沉。比如,理想L系列车型全系升级128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提升至300米;全新零跑B10激光雷达智驾版的价格已经下探至11.98万元;长安汽车曾表示,10万元级别的车型也将搭载激光雷达,此次车展有可能带来相关新车型。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激光雷达单车成本有望下探至200美元级别,较2024年下降30%,直接推动10万元级车型普及L2+级智驾。
智驾加速普及的背后,产业链也在重塑。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中国企业占据全球70%以上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份额;地平线、黑芝麻智能等芯片企业则通过算力-算法协同降低系统总成本,国产化替代向深水区挺进。
地平线征程6系列技术路径已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目前已与超20家车企达成合作。车展开幕前夕,地平线与上汽集团的合作也迎来全面升级:上汽集团旗下荣威、名爵等品牌多款主力车型将采用地平线征程6E打造智驾方案,即将于2025年内正式落地。未来,双方还将基于征程6系列拓展至全场景智驾合作。另据自媒体爆料,地平线将与保时捷在智能驾驶技术研发领域达成合作,开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将搭载地平线的征程6P芯片,预计在上海车展期间对外公布合作进展。
另一头,整车厂也在自研芯片:蔚来展出的新车型将更换自研的神玑芯片,并逐渐推送NWM世界模型,算力和智驾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即将上市的小鹏X9也搭载了小鹏自研的AI图灵芯片。
L2级智能驾驶加速普及的同时,L3级自动驾驶离我们越来越近。即将在车展亮相的极氪9X光辉将搭载双Thor芯片,配合中央集中式架构与5颗激光雷达,将成为极氪首款L3级智驾量产车。车展开幕前夕,上汽集团宣布,今年将落地支持 L3 级量产自动驾驶,具备自学习、自进化和自成长能力的上汽银河全栈4.0电子架构。
2025年的智能化博弈,随着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少车企在宣传营销上更加谨慎。除去口号的狂欢,车企到底还有什么牌可打?今年的上海车展就会给出答案。
混动、超级快充多赛道布局
里程焦虑逐步瓦解
纯电、插混、增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技术路线“百花齐放”。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纯电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22.6万辆,同比增长39%;插电混动乘用车批发销量为55.8万辆,同比增长62.9%;增程式乘用车销量为21万辆,同比增长8.3%。
从数据中不难发现,虽然市场份额占比不如纯电动车,但插混车正成为2025年新能源汽车增量的主要力量,不容忽视。据电动车百人会估算,2025年插混、增程式动力车型销量将超过800万辆,增速达到60%,在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占比接近50%。
在需求侧的推动下,不少车企选择“多条腿走路”,大量的新产品、新技术被推向市场。
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汽通用将开启别克GL8陆尚插电混动版本的预售,凭借“真龙”插混系统,续航里程达1420km,一箱油能从上海开到北京。上汽大众首款增程式B级SUV概念车将在本届上海车展首次向公众亮相。比亚迪汉L作为王朝网新旗舰,提供插混和纯电两种动力。其中,插混版本搭载全新的第五代DM-p技术,采用插混专用 1.5T 发动机、刀片电池、“三合一”后驱动总成,新车NEDC 百公里亏电油耗仅4.6L。
当然,纯电技术也在快速迭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企业将展示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创新成果,推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此外,充电技术成为本届车展的重头戏,比亚迪在3月刚发布全球首款1兆瓦闪充桩,极氪就宣布将在本届上海车展推出1.2兆瓦全液冷超充桩,华为计划在车展开幕前夕发布1.5兆瓦超充新品,争夺“充电速度之王”头衔。
AI汽车来了
渗透汽车全产业链
在汽车行业,AI大模型无疑是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从智能驾驶到智能座舱,上海车展上,AI大模型的身影无处不在,重新定义汽车产品,重构人与车的关系。
宝马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基于阿里通义AI大模型,联合开发AI引擎,该AI引擎支持的智能座舱及智能出行交互场景将首次亮相上海车展;上汽也宣布,将与AI领域头部企业合作,打造“能懂你所想”的AI汽车,它不仅能规划出行路线、解答疑问,还能根据你的喜好定制座舱环境、剪辑旅行视频,成为你贴心的出行AI助理。
AI大模型,正在让汽车从“钢铁机器”进化为“有生命的移动智能体”。未来,AI大模型将以智能体的形式包含汽车产业的“研、产、供、销、服”全流程,促进汽车产业智能制造升级。
无论是智能化技术的普及还是里程焦虑的瓦解,抑或是AI大模型的引入,中国车企正以技术普惠与生态创新,为全球汽车市场写下智能出行的新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