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武当山发布“史上最严封禁令”,对野游说不。据“武汉发布”微信公众号4月13日消息,武当山景区已于4月9日开始全面禁止单位(团体)或个人擅自进入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未开放区域、无人区、未开放文化遗产点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登山、攀岩、徒步、穿越、探险、摄影、露营等户外活动或其他人为活动。
发布封禁令的不仅武当山。2024年10月5日,云南哀牢山景区发布安全提示,严禁任何游客擅自进入哀牢山深处,最高可罚款5000元;2024年9月30日到10月6日,四川稻城亚丁景区连续七天发布禁止非法开展户外活动的公告,并最终对8名违规游客处以终身禁入的处罚。
野山,别想“轻松拿捏”了!
近年来,山间徒步火了。社交平台上,“小小××山,轻松拿捏”“有腿就行”等内容爆红,修图精美的九宫格加上轻松的论调,让户外登山成为新潮,也导致了危险频发,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2022年11月,浙江台州一名男子独自探险网红打卡点不慎被困400米悬崖处,幸好有支点支撑双脚站立,体力不支的男子腾出手拨打了求救电话,最终安全脱困。
2024年5月20日,一女子在江西武功山徒步的过程中出现失温,经救援送医后不幸离世。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相关负责人回应称,遇难者走的是非景区开发的户外穿越线路,在景区管辖范围之外,遇难者为1997年生,没有户外经验。
2024年7月14日下午,江西南昌一公司在进贤县张公镇横岭组织团建,有32人因迷路被困野山,其中1人中暑晕倒,另有8人摔伤、被蜜蜂蜇伤,所幸最终所有迷路人员均被成功找到,并被带离至安全区域。
“野游”不是“有腿就行”,一不小心就变“荒野求生”
江苏省内也曾多次发生游客因擅自参与野游活动,不幸遇险的事件。
2025年4月14日,江苏南京一男子打卡网红景点伏牛山时受伤无法下山接警后,南京支队119指挥中心立即调派力量赶赴现场救援。消防员到场后发现,该男子登山时左肩脱臼无法行动,于是立即利用绳索保护展开处置,最终成功将伤员小心护送至山下移交给医护人员。
据扬子晚报报道,3月,一名男子在攀爬苏州高新区“钉子崖”过程中失足坠落,经救援人员确认已无生命体征。事发地系多年前开山采石形成的陡壁,岩石裸露,非常陡峭,现场虽然设立“禁止攀爬”警示牌,但仍有许多户外探险者无视规定偷偷攀爬“钉子崖”。此前,同样有男子前去“挑战”钉子崖,在无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攀登到约200米位置时体力不支,其间还不慎摔跤,意识到无法坚持,男子随即拨打119求助,所幸救援及时,并未造成伤亡。
2025年4月7日,网民发视频称有人被困南京江宁区佘村一处崖壁上。视频拍摄者隔山呼喊“不要动等救援”致嗓子疼痛。佘村社区证实,事发4月5日,消防人员接警后成功救下被困者,未收到被困人员受伤报告,该区域系无防护措施的纯野山,社区虽设置警示牌,仍有驴友攀爬。
2025年4月12日,徐州支队接到报警称铜山区白龙洞山上有人员被困。消防员到场后,立即使用绳索携带救援工具下入洞底进行救援,很快被困男子被成功救出。据了解,夫妻二人爬山游玩路过洞口时,丈夫出于好奇想下去看一下,不料洞壁上有青苔十分湿滑导致无法借力爬出被困。
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425起,涉及人员1350人。其中,在户外运动细分项目中,登山和徒步相关事故数量位居前二,分别为156起和83起。
安全提醒
万物复苏,户外活动日渐频繁。大家在外出游玩、登高望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万不可忽视野外的风险!别把“探险”搞成“冒着生命危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洁茹 李璞
综合整理自人民网、武汉发布、澎湃新闻、紫牛新闻、江苏消防、广东消防、应急管理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