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浦东观察 > 文章详情

跨国药企专注在华创新 多方携手共赴新药创新广阔前景

转自:浦东观察 2025-04-14 15:34:37


随着中外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及人才链上的深度融合,特别在生物医药领域,一批跨国企业正加快在华创新步伐,并达成一项项新的合作,推动中国市场成为创新产品首发地,展现出“融合多元”的发展格局,为国内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机遇。



加速推动突破性疗法落地


中国是全球大型医药健康市场,跨国药企创新药进入中国可使其产品进入庞大市场,同时也为全球业务增长提供动力。


强生公司4月12日宣布,旗下创新肺癌治疗药物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正式在华上市。锐珂与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给药,可用于经检测确认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


记者了解到,锐珂是一款全人源双特异性抗体,同时针对EGFR和MET两个靶点,而这两个靶点通路的异常是导致肺癌患者耐药的重要原因。锐珂通过胞外结合,激活免疫细胞,与胞内起效的药物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同时调动免疫系统抗击肿瘤,使患者长期获益。


跨国药企创新药在中国获批将使中国患者能更快用上国际前沿药物。同时,不少跨国企业持续深化与本土创新企业的战略合作,加速推动本土突破性疗法的落地。


4月10日,浦东跨国企业武田中国与信念医药集团共同宣布,信玖凝(BBM-H901注射液,通用名称:波哌达可基注射液)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中重度血友病B(先天性凝血因子IX缺乏症)成年患者的治疗。上海药监局公开信息显示,这是首个血友病B基因治疗药物,也是本市今年第3款获批上市的国产1类创新药。


血友病B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凝血因子Ⅸ(FⅨ)缺乏或缺陷引起。长期以来,患者主要依赖凝血酶原复合物或凝血因子Ⅸ替代治疗,需终身频繁接受静脉注射。持续频繁出血易导致关节结构和功能损伤严重,致残率居高不下。这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痛苦和生活不便,并伴随感染、血栓等风险,高昂的治疗费用也让患者家庭长期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信玖凝的创新突破有哪些?记者了解到,信玖凝采用工程化改造的嗜肝性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可将含优化的人凝血因子Ⅸ基因递送到患者的肝脏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基因转录系统持续表达人凝血因子Ⅸ,并将其分泌到血液中,发挥FⅨ的促凝血活性。


信玖凝由信念医药研发生产,武田中国负责该产品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的商业化进程。双方将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加速为患者提供突破性的基因疗法。


加速实现全球同步研发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正处于从“有药可用”到“用好药物”的关键阶段。让创新前沿理念推广到更广泛临床实践,已成为了跨国药企融入中国市场,共同赋能“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之一。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4月启动。日前,在浦东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艺术聚会,一群抗癌患者用画作诉说治愈旅程。现场,多名患者通过油画的形式来展示治愈他们的故事,其中既有已经康复半年的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也有仍继续和疾病角力的“斗士”。近年来淋巴瘤的治疗发展迅速,各类新型疗法和药物不断涌现,患者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众多淋巴瘤的专家也在现场分享了最新的技术诊疗方式。


本次活动的支持方是来自浦东的跨国药企罗氏。从首家入驻浦东张江的跨国企业,到最早在中国设立药物研究和早期开发中心,再到罗氏中国加速器的启动,从自主研发加码到孵化本土创新,罗氏持续携手多方合作伙伴,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加速赋能本土创新。


近年,罗氏两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创新药陆续获批,包括靶向CD79b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和两款CD20/CD3双抗陆续在华获批,且CD79b ADC也于今年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是跨国药企全球健康战略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值得关注的是,浦东已经逐步成为了跨国药企创新产品首发地,已有2款全球同步研发的产品率先在我国获批上市,实现“同步研发、同步临床、同步注册”。如勃林格殷格翰旗下罕见皮肤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领域创新产品圣利卓家族皮下注射制剂于去年3月率先在华获批,早于美国、欧盟和日本,开创了行业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