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健康上海12320 > 文章详情

追踪眼球转动,破解学习困难密码!上海儿童医院精准诊疗助患儿重拾自信

转自:健康上海12320 2025-04-14 15:17:06

看了一遍文字,忘了,回过头去再看一遍甚至几遍;一段文字盯着看很长时间才能“过目不忘”……有没有想过可能是阅读障碍或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在作怪?

现在,全新的眼动追踪技术正重新定义神经发育障碍诊疗模式。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在神经发育障碍诊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通过应用眼动追踪技术,成功为多名学习困难儿童提供了精准诊疗方案,显著提升了患儿的课堂专注力和阅读能力。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学习困难儿童带来了新的希望。

案例分享

10岁的小明(化名)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阅读跳行漏字等问题被家长带到上海市儿童医院就诊。传统量表评估显示他可能存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阅读障碍,但诊断结果尚不明确。

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医生捕捉到小明在阅读任务中频繁回视、注视时间异常延长等特征,结合脑功能数据,最终确诊其存在额叶功能异常。

基于这一精准诊断,团队为小明制定了药物联合认知训练的个性化方案。三个月后,小明的专注力和阅读流畅度显著提升。

学习困难相关神经发育障碍(如ADHD、阅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影响全球7.2%的儿童。传统诊断主要依赖行为观察和量表评估,容易受主观因素干扰,漏诊误诊率较高。眼动追踪技术通过高精度红外摄像头和算法分析,实时记录儿童在认知任务中的眼球运动轨迹,量化注意力分配、抑制控制等核心功能指标,为诊断提供了客观依据。

据悉,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作为“上海交通大学ADHD联合诊治中心”主研单位,率先开展多模态脑功能检测技术研究。2022年,该院获批上海市级攻关项目“基于眼动追踪的儿童学习障碍辅助诊断技术”,并成功研发4项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团队还建立了学习困难专病脑功能数据库,涵盖正常儿童与患儿的神经发育轨迹对比数据。

临床数据显示,眼动追踪技术联合多模态评估使ADHD诊断准确率大幅提升,阅读障碍早期识别率显著提高。通过计算机化眼动训练,ADHD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得到改善,阅读障碍患儿的阅读速度明显提升。此外,团队开发的“儿童眼动辅助诊断系统”软件实现了数据智能分析与报告一键生成功能,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多篇SCI及核心期刊论文,获得国际认可。

上海市儿童医院未来将继续推动眼动追踪技术的优化与普及,联合全国数十家医联体单位开展多中心研究,让更多患儿受益。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学部陈津津主任表示:“眼动追踪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神经发育障碍的诊疗模式。我们希望通过精准诊疗技术和系统化评估,帮助更多学习困难儿童集中注意力、提高执行功能、重拾学习信心。”

眼动追踪技术临床应用场景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更多阅读
把春天搬进阳台,这些中药绿植好看还好吃,来试试种植一下吧~
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品“长江三鲜”,领略舌尖上的春天
来一场春日“舌尖踏青”,解锁传统美食里的中医养生智慧!


投稿提示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