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育警 心灵栖息
青浦监狱青蓝读书兴趣小组,再次以监狱“清溪”书院为主阵地,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关于《非暴力沟通》的深度分享。在这里,我们一同走进知识的海洋,通过思想的交汇,共同探索沟通的真谛。
在本期的青蓝读书兴趣小组的分享会上,大家围绕《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有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书中提出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要素如何在实际沟通中发挥作用的;有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分享了非暴力沟通在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应用体会。还有民警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出发,探讨了非暴力沟通在促进家庭和谐、增进社会理解等方面的深远意义。分享会不仅加深了大家对作品的理解,更激发了民警的阅读热情和思考深度。
本期好书推荐
“带刺的话想收回来,平和的话想送出去。”这是《非暴力沟通》中蕴含核心理念的一句概括,它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在沟通中常有的反思与向往,触动了追求和谐沟通者的心弦。
书名:《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
《非暴力沟通》是一本由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著的沟通经典。书中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关键要素,引导我们学会理性共情,将对话从对立冲突转化为理解与协作。这本书不仅是沟通技巧的革新,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帮助我们学会从评判他人转向理解需求,从宣泄情绪转向解决问题。
《非暴力沟通》以其独到的见解,深刻揭示了沟通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之道。书中指出,评判性语言是导致沟通障碍的罪魁祸首,而非暴力沟通则强调客观观察、真诚感受、直接表达需求和提出具体请求,从而建立起基于理解与尊重的对话模式。
阅读感悟
“作为监狱民警,我时常面对罪犯的抵触与冷漠。传统的命令式沟通往往适得其反,而非暴力沟通却让我找到了破冰之法。”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先观察罪犯的行为,再表达自身的担忧与感受,进而揭示其背后的需求,并提出具体的改造建议。这种共情式的对话不仅让罪犯感受到了尊重与理解,更激发了他们自我改变的意愿。
在调解罪犯矛盾时,非暴力沟通更显其价值。一次,两名罪犯因争夺阅读时间险些动手。若按传统方式呵斥“再闹就关禁闭!”,只会埋下更深的怨恨。我改用四步法:先观察事实——“你们都想在休息时间读这本书”;再表达感受——“我理解你们现在都很着急”;继而揭示需求——“你们都需要放松和学习的权利”;最后提议——“是否可以轮流阅读,或者一起找管教申请多借一本?”最终,两人选择轮流使用,并主动道歉。这件事让我反思:监狱不仅是惩罚的场所,更是重塑规则意识与社会性的课堂。通过非暴力沟通,我们不仅能平息冲突,更能教会他们如何用理性而非暴力解决问题——这正是改造的核心意义。
——青浦监狱民警 黄成锋
“非暴力沟通让我意识到,与罪犯的沟通并非单向的训导,而是双向的协作。”在实际工作中,尝试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与罪犯共同制定改造计划。鼓励罪犯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期望,同时明确改造的目标与要求。这种基于理解与尊重的对话模式,让罪犯从对立走向协作,共同为实现改造目标而努力。
更深层的启示在于,非暴力沟通让我重新审视警察的职责。过去,我总将“服从管理”视为唯一目标,却忽略了改造的本质是唤醒人性中的善意。曾经一名长期抗拒改造的罪犯对民警嘶吼:“你们只会命令人!对我没有一点尊重!”,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即便是戴罪之身,对尊严的需求也与常人无异。从此,我在日常管理中更注重用“我们”代替“你”,用“需要”代替“必须”。例如,将“你必须参加劳动”改为“我们需要共同完成今天的生产任务”,语言细微的转变,竟让许多顽固罪犯逐渐从抵触变为配合。
——青浦监狱民警 傅毅
《非暴力沟通》对监狱工作的启示
非暴力沟通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深远意义。作为一名新警,我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沟通上的困惑。初次与罪犯沟通时,我常陷入“权威压制”的误区。面对罪犯的消极态度,一句“你怎么又偷懒?”脱口而出,结果往往是对方沉默或顶撞,改造工作举步维艰。直到实践中尝试非暴力沟通,才明白:评判性语言只会筑起高墙,而共情式对话能打开心门。
以个别教育为例,面对消极怠工的罪犯,主管民警若直接质问“你怎么又偷懒?”,可能加剧对立情绪;而采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先观察行为:“最近三天,你的劳动指标有欠产”,再表达感受:“我担心这会让你受到处罚甚至推迟减刑机会。”,最后提出请求:“今天收工后,我们可以聊聊困难吗?”,出乎意料的是,他眼眶泛红,坦言因家庭变故情绪崩溃。这次对话让我意识到:罪犯的“问题行为”背后,往往是被忽视的痛苦与无助。非暴力沟通不是纵容错误,而是通过理解需求,唤醒其自我改变的意愿。
《非暴力沟通》于我而言,已超越沟通工具的意义。它让我在高压环境中保持冷静,在对抗中看见人性,在职责中践行慈悲。作为监狱人民警察,我深知:手铐能锁住自由,但唯有尊重与共情,才能解锁心灵的枷锁。当高墙内的对话从“你必须服从”转向“我们可以如何”,暴力的阴影便开始消散,而希望的光,终将照亮救赎之路。
——青浦监狱戒毒民警 杨沈亮
这一期“书香育警”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期待下一期与大家再次相聚,共品书香、共悟人生。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书香育警】青浦监狱民警读《围城》,在文字中感悟生活与工作
2、“书香聚力 活力警营”:军天湖监狱多措并举,绘就民警幸福底色
3、聚焦四大模块培训内容,锻造上海监狱高质量发展中坚力量
编辑:卫 佳
供稿:青浦监狱 施启扬
长
按
关
注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