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系列巡讲在上海财经大学武川路校区创业中心一楼报告厅揭开序幕。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鹏程主持启动活动。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刘元春致辞。刘元春校长向上海司法系统各位同仁表示欢迎和感谢。在数字经济浪潮奔涌、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上海财经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法治素养的复合型卓越财经人才,希望上财学子在新时代既要做市场经济的弄潮儿,也要做法治社会的建设者;也期待校院双方以此次巡讲为契机,推动合作迈上新台阶。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王理秋介绍“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系列巡讲”项目和巡讲专家。 作为本次系列巡讲活动授课的实务专家,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一级高级法官吴金水,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高级法官方正杰,上海金融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符望,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李长坤出席活动。 王理秋、刘元春共同启动上海财经大学站巡讲活动 现场,王理秋、刘元春共同启动“上海法院实务专家组团式进高校・上海财经大学站巡讲”活动,为各方进一步深度推进院校合作新模式、健全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开启新序章。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教育历史悠久,法学院以培养具有财经底蕴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与具有法律素养的高素质财经人才,以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比较法人才为目标。多年来,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与上海市各级人民法院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活动,在人员交流、人才培养、法学研究和司法实务交流等方面持续深入合作。本次巡讲活动更是让司法实务的“活水”注入财经教育的“沃土”的重要探索,为财经人才培养提供法律实务的养分,更为同学们搭建起“经世济民”与“明法笃行”的融合平台。 启动活动后,4位实务专家结合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和审判实践经验,为师生们带来凝聚审判经验与智慧的主题讲座,让理论与实务实现“双向奔赴”。 吴金水 《国际商事法庭的制度创新与上海实践》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一级高级法官吴金水现场授课 此次上海财经大学系列巡讲活动,由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一级高级法官吴金水首讲。他从国际商事法庭制度的全球视域、中国方案与上海实践两方面,展开了理、实融合的生动授课。本场讲座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朱晓喆主持。 为什么国际商事法庭的建设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被重视?“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制度、规则、法律之争。”吴金水以时间为轴,系统梳理了全球国际商事法庭的制度演进历程、与各国实践的特征及启示。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竞争,中国该如何应对?吴金水从需求驱动、实践做法、取得成效和未来挑战四个维度展开,借助创新机制介绍、典型案例分析以及《老外讲故事·法治化营商环境》系列宣传片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讲解了国际商事法庭的中国方案。上海国际商事法庭作为刚刚揭牌成立的新生力量,又将如何打开新篇章?对此,吴金水介绍了上海国际商事法庭的功能定位、“三化四地八项机制”的制度创新以及未来愿景。他殷切寄语,“上海国际商事法庭就像扬帆启航的法治航船,肩负维护公平正义、推进涉外法治的历史使命。欢迎在座各位与我们携手,在国际司法浪潮中共拓法治新航道。” 与谈环节中,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晓燕教授表示,讲座以历史逻辑和全球视角为引领,清晰展现了国际商事法庭的发展脉络,特别是上海的制度探索。她提到,近年来法学院学生职业倾向于向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转变,反映出法学教育理念的深化与转型。结合当前数字支付、高铁标准、绿色债券等新兴议题,宋晓燕教授强调,中国已在诸多新兴领域逐步具备规则与规范制定的能力,涉外法治正迎来关键窗口期。法学院也将围绕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人才培养目标,在时代大势中贡献“上财法学”的青年力量。 方正杰 《低空经济业态发展的风险显现与司法保障》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高级法官方正杰现场授课 第二讲的主讲人是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二级高级法官方正杰。这堂课,他立足青浦区被列入上海市低空经济重点地区先行示范区的背景,采取实证分析方法以大量司法实践案例,对低空经济中所涉的法律风险进行前瞻性的实务及理论探讨。本场讲座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郝振江主持。 “低空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谋划布局,同样也要注重法治的保障作用。”讲座中,方正杰结合低空经济领域最新统计数据以及部分时事热点,从产业链、应用场景等方面对低空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结构化分析。同时,他系统梳理了当前低空经济相关支持政策、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情况。“低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哪些司法案件呢?”结合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对近年来相关案件的检索分析,以及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审理的相关案件,他从刑事、民事、知识产权、行政等维度剖析了低空经济业态创新在多个方面显现的法律风险、适用难点以及治理挑战。最后,他从强化服务意识夯实保障机制、深化前沿理论以审判促发展、延伸司法职能助推基层治理三个方面,分享了司法服务保障低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以着力构建具有前瞻性的低空经济司法保障范式。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晓燕在与谈中谈到,低空经济在日常交通、农业种植等多方面有着极大的市场需求,面对新的领域与发展机遇,各位同学应当保持“技术中立”的态度,把握政策导向,充分运用“以人为本”的法律思维解决新兴技术领域的司法实践问题。宋晓燕教授以讲座案例中过错原则的应用为例,强调了法学院同学夯实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符望 《金融市场与金融司法的互动与思考》 上海金融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符望现场授课 第三讲主讲人是上海金融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符望。作为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符望长期从事商事及金融审判工作,曾获评“全国优秀法官”,先后审理了包括光大证券乌龙指引起的系列内幕交易民事索赔案等在内的案件千余件。这堂课,他聚焦金融市场与金融司法的互动关系,与师生们分享了金融司法实务中的前沿问题和热点关切。本场讲座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罗山鸿主持。 “金融市场对金融司法在市场发展制度需求、金融知识助力裁判以及明确规则形成预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金融司法的裁判亦会影响金融市场。”符望从金融市场与法律制度的讲述入手,阐述了金融司法与金融市场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在金融司法中会计方法的应用方面,他强调了金融领域知识的学习以及多视角看待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他从审判实践出发,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了投资、管理不当责任的司法认定。最后,符望还特别分享了上海法院数字建设场景和上海金融法院推出的金融市场案例测试制度两大“新尝试”。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朱晓喆在与谈环节表示,本场讲座案例丰富、内容扎实,对当下法学院同学深化专业学习有重要意义。讲座所提到的典型金融司法案件,对制度建设及市场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也凸显了上海金融法院在规范市场中的关键作用。朱晓喆教授强调,法学院同学要把握基本概念和原则,不断内化专业课程内容,敢于投身法律与金融等领域极具挑战与专业性的工作,积极参与未来的制度建设及市场发展。 李长坤 《诈骗类犯罪认定的基本思路与疑难问题研判》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李长坤现场授课 第四讲的主讲人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三级高级法官李长坤。作为上海法院审判业务专家,针对诈骗类案件审判中的类型化问题,依托长期深耕刑事审判领域的丰富经验,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分享了来自审判一线的深入思考。本场讲座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罗山鸿主持。 诈骗类犯罪作为实务中最为常见的犯罪类型之一,犯罪手段与形态随着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不断演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此类犯罪在规范构造与构成要件表述上整体上具有概括性,导致实践中罪与非罪界定、此罪彼罪界分、违法所得追缴处置等均存在较大争议。讲座中,李长坤围绕“诈骗类犯罪中欺骗行为的界定”“请托型诈骗的认定”“诈骗犯罪与关联犯罪的界分”“诈骗犯罪违法所得的追缴处置”,选取了具有典型性、争议性的案例样本,对实践中容易引发争议的“欺骗行为”这一诈骗核心要素进行立体化、层次化阐释,并重点针对迷信类诈骗、请托型诈骗、集资诈骗犯罪被告人的退赔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诈骗类案件的事实认定与法律评判,要以实质正义为导向,既要通过体系化解释回应诈骗犯罪的新挑战,又要注重个案特殊情境的考察,实现案件处理法理情的有机统一。” “涉外商事案件与国内商事案件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 “如何界定低空飞行器采集数据的合规边界,避免技术滥用导致的隐私风险?” “金融司法实践应如何平衡金融市场的创新需求与风险防控?” “当前金融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在诈骗类犯罪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效力如何?” …… 实务专家通过一则则生动的案例、一层层抽次剥茧的观点阐释,为在场听众呈现了一场丰富而又生动的授课。同学们踊跃提问、气氛热烈,实务专家结合自身经验,一一给予细致解答。 听课现场 听听讲课现场的他们怎么说? 许萌萌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3级本科生 非常荣幸聆听吴金水院长关于国际商事法庭建设的讲解。讲座不仅开阔了我对全球司法格局的视野,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国际商事法庭从“破局者”到“布局者”的跨越。“制度探索与创新”不只是上海国际商事法庭的实践的关键,也成为我们青年法律人应当关注和投身的时代课题。我希望未来能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中国司法的全球表达中,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拓宽专业边界,助力中国在全球商事治理中从“参与者”迈向“引领者”。 林俊州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4级法律硕士(非法学) 本次讲座,方院长从全国性的司法治理,特别是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在农业植保低空经济领域成熟的司法实践经验出发,深入透彻地分析了低空经济领域司法治理的困点难点,带我们从司法角度一窥这个场景广泛、产业链长和辐射带动效应显著的新兴产业。讲座深入剖析了低空经济领域的司法解决路径,从多学科视角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阐释。这不仅充分彰显了公平价值在司法实践中的深度运用,更引导我们积极拥抱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中立的法感。同时,讲座强调了夯实学科基础、提高跨学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促使我们梳理知识体系链条,将司法实践与课堂所学知识紧密结合,形成完整闭环。 杨小枢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4级本科生 有幸聆听符望专委关于《金融市场与金融司法的互动与思考》的精彩讲座,使我对金融法治的前沿动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讲座让我充分意识到金融司法在引导市场秩序、防控系统性风险中的重要作用。上海金融法院在“司法与市场协同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也为我们青年法律学子指明了专业深耕的方向。我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提升金融法律素养,未来在完善金融法治体系、增强中国金融司法国际影响力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雅思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3级本科生 非常荣幸能够聆听李长坤法官的讲座。本次讲座不仅拓宽了我对刑事证据体系的理解,也让我认识到金融监管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复杂性。通过李长坤法官的讲解,我了解到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虽具一定证据效力,但需经司法机关实质审查,确保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证据“三性”。希望未来的工作中,我也能参与到金融犯罪司法实践的探索,深入了解证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来源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学院 编辑|李京烁 校对|依子贺 审核|曹东勃、施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