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悠哉崇明,发现更美的崇明
孩子们都爱看什么书
培养阅读习惯家校需共努力
“我们非常希望孩子与书成为好朋友,阅读不仅能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还能引领他们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好的图书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怎样做人,特别是做个善良的、对社会有用的人。”采访中许多老师和家长都赞成并希望孩子们能对图书有兴趣。
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阅读?对于学生阅读这件事,崇明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江聪玲也有自己的感悟。“语文很难做到一蹴而就,正因为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阅读也是如此。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形成合力。”她介绍,为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近几年学校利用走廊、朗读亭、校图书馆等空间,因地制宜设置阅读空间,鼓励学生随时随地朗诵、阅读;除了打造适合学生成长的阅读环境,班级和校内还举办读书分享会、“校园里的童话家”等活动,让学生们感受语言的奇妙,互相学习阅读方法,从而享受阅读、爱上文学。
适度引导并充分尊重孩子兴趣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更有效地营造家庭阅读环境助力孩子成长?江聪玲认为孩子的阅读兴趣很重要。当幼儿因年纪小,注意力无法集中时,父母可选一些童话书或绘本,陪孩子一起看,并讲解给他们听,在亲子阅读中避免功利性太强,而是要让孩子尽情享受阅读的趣味性和开阔眼界的愉悦感,那样孩子才能真正爱上读书。
她坦言,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阅读,可以是共读一本书,也可以是在同一时间段各自读书。此外,“陪伴读书”还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分享彼此的阅读感受。
读点什么?“一方面,大人要适度引导,为孩子把把关,另一方面,更要鼓励孩子主动表达,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兴趣。”在江聪玲看来,不同阶段的孩子都有适合的图书,从低幼期到过渡期再到青少年期,每个时期的书籍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不论哪一个时期,选择一些和孩子们现实环境和处境有关联的书,他们看进去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不妨先让孩子找到阅读乐趣,然后才是更深层次、需要思考的阅读。引导孩子喜欢阅读可以从选一本孩子喜欢的书开始。”
她还提到,学生们的阅读面要广一些,不要局限于某一类图书,尝试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刊物,如人文、社科、历史、艺术、自然等。多样化阅读能够帮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打开视野、理解世界,形成更全面的知识结构。
来源:上海崇明
编辑:施琦蕾
审核: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