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发掘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优秀案例,华东师范大学重磅启动"首届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大赛"。本次大赛将汇聚前沿智慧,激发教育创新活力,助力构建更加智能、高效、公平的未来教育新生态!
01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承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
协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支持单位 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千校联盟、《基础教育》杂志、《思想政治课研究》杂志、《生物学教学》杂志、《化学教学》杂志、《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物理教学》杂志、《地理教学》杂志、《数学教学》杂志、《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杂志
02
参赛对象
全国各地基础教育学校、区域教育主管部门、企业或高校的智能教育相关研究、创新或实践团队。
03
征集内容
参赛案例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基础教育场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解决传统教育难以解决的痛点、难点。鼓励案例使用教育大模型,推荐使用华东师范大学研发的教育学学科大模型
启创·InnoSpark
https://innospark-r1.aiecnu.cn/。
课堂教学范式重塑 聚焦AI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差异化教学与精准辅导,实现素养导向的学科课堂教学,助力项目化学习等创新学习模式落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精准育人系统支持 聚焦传统教育对学生个性化学习、创造力培养需求响应不足等问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自适应学习引擎,结合知识图谱与认知诊断,为学生生成动态学习路径;整合学生个性、学业、兴趣、实践数据形成“成长画像”,预测潜能并定制成长方案。实现“一人一策”成长支持,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治理数智跃迁 聚焦教育管理中决策依赖经验判断、存在盲区弱项等的痛点,通过构建智能数据分析平台与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教育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动态监测。提升校园管理、教学资源调度、区域教育质量动态评估数智化、精准化,助力教育治理现代化。
教师发展路径创新 聚焦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单一、跨区域教研协同低效等困境,构建AI赋能的教师专业能力诊断平台与智慧教研共同体,推进人机协同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助力教师突破个体经验局限,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促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教育公平技术实践 直面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学生能力差异,以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生成、低成本教育工具开发等,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优质教育,助力教育公平与乡村振兴战略落地。
04
评价标准
价值引领 案例聚焦的教育痛点难点是否具有重要性、普遍性、紧迫性,能否回应基础教育实际需求。
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是否突破传统教育方式,是否体现人工智能技术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可推广性 案例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否具有普适性。
成效验证 案例是否通过量化数据或质性反馈验证实效,确保成果可衡量、可持续。
05
赛程安排
报名阶段 2025年4月3日—4月15日 参赛单位可在大赛官网aieducase.ecnu.edu.cn 提交初步报名信息。
作品提交阶段 2025年4月16日—4月30日 参赛单位按照赛事组委会提供的模板和要求,提交详细的案例文本(5000字以内),阐述人工智能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场景、创新实践及成果成效等,将作品及成果附件提交至大赛官网。
初赛评审 2025年5月5日—5月12日 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参赛案例进行初步评审,根据价值引领、技术创新、可推广性、成效验证等评审标准,筛选出决赛名单。
决赛及颁奖典礼 2025年5月23日-5月25日 案例展示与入围决赛的案例进行现场展示和汇报,大赛评审委员会结合现场表现和案例材料进行综合评审,评选出各类奖项。
06
奖项设置
特等奖:2项,可以空缺
一等奖:3项
二等奖:10项
三等奖:20项
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案例入围“2025年度AI赋能基础教育创新15大案例”,所有获奖案例颁发荣誉证书。
大赛获奖案例将择优推荐在支持单位所办期刊上发表,推荐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论坛发言。
联系人: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吴老师 021-62238285
dwu@mail.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院
姚老师 021-54344712
rjyao@admin.ecnu.edu.cn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
汪老师 021-62231107
wrwangchn@163.com
技术支持: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智能教育研究院
林老师 13958319703
jlin@cs.ecnu.edu.cn
来源 | 大赛组委会
编辑 | 孙梦